IM电竞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树木移栽工作是其中的重点内容,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对工作人员以及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人员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足够的移栽技术才能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要想充分的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作用,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就必须要保证树木移栽技术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树木的移栽工作涉及到了一些专业性的技术,这些技术如果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造成植物的死亡,所以,在树木移栽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科学的选择树种,在树种的选择上,必须要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土壤中养分的成分和含量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树种,保证树种可以适应当地的气候。严禁盲目选择一些外地的树种,必须要保证树种的生活习性与当前的环境因素充分的吻合。正常情况下,树木的年龄越大,树木移栽的成活几率就越低,所以在树龄的选择上也一定要注意,选择大小适宜的树木,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树木的成活率。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就要正式的进入到树木的移栽阶段。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整个施工的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划,保证树木移栽工作可以顺利的完成,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这项工作造成的影响。管理人员要在园林绿化工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的选择树木移栽位置,为了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必须要对土壤进行合理的处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在处理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标准。可以把原来的土壤回填到场地中,但是其中的垃圾必须要清理干净。回填的土壤要尽量的选择腐殖土,这种土壤中蕴含了大量的养分,可以有效的促进植物的生长。回填土必须要与地面的土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在植物种植以后,可以有效的增加植物扎根的速度,达到提升植物成活率的效果。在土壤处理完成以后,要根据树木植株的大小,挖好树坑,树坑的规格要比植株的根部稍大,正常情况下,树坑要比植株根部的土球直径到三十厘米左右,深度要大四十厘米左右,并且要在树坑的底部加入一些软土,这样可以促进树木的生根,提升植物的成活率。
树木的移栽工作与气候因素存在非常直接的联系,如果想要完成高质量的树木移栽,就必须要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正常情况下,树木的移栽工作通常都选择在树木的休眠期,这个时候树木的活性比较低,产生的能量和水分消耗比较少,在这个时候进行树木移栽可以更加的有利于植物的存活。在移栽的过程中,要尽量的选择气温比较低,阳光不充足的天气,以阴天为最佳。如果是一些比较娇贵的树种,由于这些树种非常的难以成活,所以,要尽量选择在冬季进行移植,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树木移栽对植物根部的损害,在冬季移植的时候,要做好植物根本的防护措施,裹上棉被,防止根部冻伤,影响植物的成活率。
在树木移栽工作开展中,要先进行场地清理,把场地中的各种杂物进行清除,然后选择一些生上态势良好,长势匀称,植株粗壮的树木,同时,要保证这些树木不存在机械损伤,外表没有明显的缺陷。在树木确定以后,要进行挖掘,在挖掘的时候,要对树木的断根进行良好的处理,必须要保证断根的湿润程度,如果在夏季的时候,可以使用湿布对断根位置进行包裹,防止植物水分的过量流失,造成植物的死亡。要严格的控制土球的大小,正常情况下,土球的直径要比树木植株的直径大八倍左右。在树木运输的时候,要使用带水的草袋对植物进行包扎,并且要对植物轻拿轻放,减少植物的机械损伤,并且要对植物的叶片进行喷湿处理。
植物在运输到现场以后,不能停放过长的时间,要尽快的完成定植。如果树木的植株比较大,可以使用吊装设备把树木缓慢的吊装到树坑中,然后将扎在树冠处的绳子撤离,调整树冠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阳关的朝向,把树冠最美的一面对向阳光,然后把树木根本的外包装进行撤除,把植物的根本完全的放入到树坑中,在周边修筑微型堤坝,然后把土缓慢的进行回填,对植物的根本进行踩实处理,并且及时的浇水。
在树木移栽工作完成以后,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养护管理,这项工作非常的重要,其会直接的影响到树木的生长态势甚至成活几率。管理人员要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养护管理,加强对植物的观测,定期的对树木进行浇水,把树坑周边的杂草及时的进行铲除,避免这些杂草的生长对树木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植物移栽工作,这项工作在开展中,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施工技术,提升植物的成活率,充分的发挥出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何小钎,王海波.试析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J].现代农村科技,2018(04):59-60.
[2]郭敏.风景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J].乡村科技,2018(04):66-67.
[3]周元玲,冯晓东,余欣军,杨启江.大树移栽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研究论述[J].绿色科技,2017(17):57-59.
一、关于“建议新区主干道绿化带实施树下矮干万年青和花木栽种,将高大围栏更换成60-80cm高的白色铁质栏栅”问题。
办理情况:目前,主干道绿化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现施工方正在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待项目竣工验收后,我局将积极向州林业主管部门争取资金,按照建议对新区绿化工程进行全面提升改造。
二、关于“建议新旧城区沿河设置悬挂式花箱,栽植藤蔓植物和蔷薇、玫瑰等花木,以提升县城沿河一带形象”的问题。
办理情况:经我局和相关部门衔接,目前旧城区沿河公路正准备实施道路加宽改造工程,公路改造建设工程完毕后开展绿化规划及实施工程。
三、关于“建议旧城区各节点大量种植花草树木,步行街排水沟水泥盖上放置小型花箱,种植各种矮桩花木,推进珠市街和步行街形象综合提升”问题。
办理情况:“旧城区各节点大量种植花草树木”,县政府已作安排,今年我县已投入资金近400万元,正在对旧城区各节点开展绿化建设。“步行街排水沟水泥盖上放置小型花箱,种植各种矮桩花木,推进珠市街和步行街形象综合提升”,经请示县委、政府研究不采用花箱,探索其他绿化美化方式。
四、关于“建议加大城市和乡村造林绿化后期管护力度,落实园林专业队伍,建立完善管理制度”问题
办理情况:按照县政府安排,城区绿化的后期管护拟定由林业局负责,我局正在与林业局协商城区绿化美化管护方案,届时,待项目验收合格后县新区、及老城区的绿化项目管护工作将由林业局负责管护;涉及乡村的绿化项目,待项目竣工验收后,与乡、村签订管护协议进行管护;同时我局也成立了专门的管护队伍对五条沟公路沿线的行道树进行管护。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交通工具普及化、产业发展需求等导致部分城市生态环境不容乐观[1]。哈尔滨市作为我国大型城市之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污染程度加剧,同时城市规模扩大也为绿化建设提供必要条件。 近年来,关于哈尔滨市绿化建设的研究逐步深入。陈俊瑜等较早地对哈尔滨市园林树种及常见树种进行调查,发现常绿树比例及乔木、灌木等树种比例失调,建议在不同功能区种植不同的树种,适当引入外来树种,完善城市绿化结构[2]。赵佳、缪雪莹等通过建立绿化乔木单株自然形体信息系统并运用群落生态学理论分析哈尔滨市园林植物分布及结构特征,得出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单一,建议丰富园林树种选择,建立多功能化园林景观和城市森林[3-4]。华德尊、范文义等指出落实绿化政策、创新绿化结构、推进现代园林产业建设是提升城市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5-6]。此外,张小虎等、牛爽、常琳娜等进一步指出实施乡村绿化工程、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应成为哈尔滨市绿化建设的重点规划项目[7-9],进而较全面地论证了哈尔滨市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哈尔滨市绿化现状基础上,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探讨现行绿化政策,并针对未来政策方向提出建议。 1国内外关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进展 环境生产要素理论产生于全球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背景下,依托传统生产要素理论,对现有政策及经济方式展开新的探讨。SedlacekT运用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分析农作物生产环境需求,得出地区自然条件的改变成为制约小麦营养价值发挥的重要因素[10]。AntkowiakIetal以奶牛生长差异为例分析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在畜牧业的应用,得出在营养摄入量均衡的情况下,外部环境对奶牛生长质量具有重要影响[11]。此外,AegerterBJ、HalstvedtCamillaBlikstadetal也从植物学和生物学视角探讨环境生产要素的外部作用[12-13]。可见,国外已实现利用环境生产要素理论指导具体生产活动的阶段。相比之下,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多集中于工业产业及商业服务方面。黄蕙萍、方时姣较早地提出环境要素应纳入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14-16]。汤天滋、赖宝成等在探讨生产力要素时指出,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使得环境要素与劳动、资本等实体要素一样,构成了生产力运行的基础[17-18]。李利军等系统地提出环境生产要素是在大自然地理环境观的基础上,承认整体环境的稀缺性和价值性,依据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融合的要求,对环境做出的有利于改良环境管理和经济活动理念的性质界定,对企业生产、政府宏观调控、绿色经济核算及环境补偿机制构建具有重要意义[16,19]。综上所述,环境生产要素是在传统生产要素基础上,考虑整个环境的供需能力、资源稀缺、产权界定等因素,形成规范环境生产的理论,涉及三大产业等多学科领域,核心目标是环境可持续发展。 2环境生产要素视角下的哈尔滨市绿化政策分析 2.1环境补偿政策 目前,哈尔滨市绿化工程主要包括重点区域退耕还林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村屯绿化、城市绿化、公路绿化和江河湖渠堤坝绿化。其中,环境补偿政策是指对村镇地区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民进行政策补偿,具体包括将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内的耕地、大中型水库及重要水源地周围的耕地及居民点视线以上的坡耕地及其他地区坡度25以上的超坡耕地改造成林地,依据适地适树原则,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商品林。20082012年,计划对农民的补助标准为苗木1.5元/株。为顺利完成退耕还林任务,政府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营造经济林或速生丰产林,并给予苗木补贴,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依法将非法侵占林地的土地予以还林;采取股份合作、租用等方式,获得造林用地[20]。哈尔滨市政府将退耕还林工程与城市绿化紧密结合,立足于城市,深化激励措施与环境补偿制度,确保城乡绿化建设同步进行,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IM电竞。 2.2公共参与型政策 公共参与强调重视公众群体的力量,使公众成为城市绿化的主动参与者,并扩大绿化建设成果的惠及范围,提高社会综合效益。首先,哈尔滨市政府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植树造林,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生态建设,推动森林、林木、林地的合理流转,维护森林、林木所有者合法收益,调动森林经营者的积极性。其次,加快绿地、森林公园、湿地等景观建设,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需求[20]。再次,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弘扬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使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多方面提升公众参与程度[21]。公众参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政府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激励公众参与城市绿化建设,有利于高效地完成政府工作规划,并使公众共享绿化成果。 2.3技术指向型政策 技术要素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实现清洁生产和物质循环利用。城市绿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哈尔滨市政府坚持依靠科技,实现种苗生产区域化、供应基地化、质量标准化等目标,确保苗木供应满足造林绿化需求,同时制定造林绿化科技保障方案,推广新型树种和珍贵树种;另一方面,坚持科教兴林,开展林业科技创新,提高林业人员科技素质,加大林业科技支撑力度,推进林业增长方式转变[20-21]。哈尔滨市依托高等院校研发先进技术、推广先进理念、挖掘高水平人才,实践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使机械化作业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方式,绿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2.4法制化的市场运行政策 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强调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市场运行的重要保障,城市绿化建设中常出现政府部门强制征用私人用地和以权谋私等违规行为,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众利益。林木管护是确保造林绿化成果的重要保证,哈尔滨市政府依据35项法律法规及,健全管护机制,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加大林业执法力度,推进依法行政,对出现重大问题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并开展公众监督和全民监管工作[20-21]。综上所述,哈尔滨市绿化政策印证了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即以公众参与为手段、以规范立法为保障、以技术服务为支撑、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基于现有政策框架,哈尔滨市绿化工程体现出向科学化发展趋势。#p#分页标题#e# 3发展方向 近年来,哈尔滨市绿化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需完善,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化政策,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笔者建议如下。 3.1提高沿江沿街绿化覆盖率、改善中心城区热岛效应是优化环境结构的必然选择 研究表明:绿化覆盖率是影响城市热环境的重要指标,较高的绿化覆盖率有助于缓解区域热岛效应[22],受人群流动、交通环流等因素的影响,哈尔滨市中心城区热岛面积逐年扩大,热岛面积占规划市区面积的比重以及中心城市年均温呈现递增趋势,阻碍城市生态建设进程。建议充分利用主干道路旁及沿江区域打造生态长廊,丰富植被类型,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绿化相结合,特别注重繁华区域的绿化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的绿化覆盖率,缓解热岛效应。 3.2合理规划绿化区域、完善城市绿化生态系统是实现环境循环利用的必要途径 完善的生态系统是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有助于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持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23]。生态系统不仅与绿化面积等绝对指标相关,还与绿化布局合理程度等相对指标相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哈尔滨市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各区域人口分布不均衡,易出现局部区域环境质量较差的现象。建议在空气污染较重的区域扩大绿化面积,丰富绿化植被类型,缩小污染物的扩散范围,改善重污染区空气质量;二是近年来哈尔滨市将部分待开发荒地用于社区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在社区植被规划效果方面却差异明显。部分社区忽视生态环境建设,虽短期内节省建设成本,但不利于构建良好的社区环境。建议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植被规划,提高住宅容积率,完善社区小片林以及公共游憩建设[24];三是重点开展农田、村屯及公路周边的绿化工作,拉动乡镇相关产业发展,扩大生态系统覆盖范围。 3.3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是完善环境市场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随着哈尔滨市城区规模扩大,政府逐步利用未开垦的土地并借助松花江流域优势积极营造人工湿地,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但仍存在交通不便、后续管理不善等问题,制约了湿地效益的发挥。建议扩展公共交通路线,完善湿地景区交通网,建立专门化湿地管理组织,以产业化模式规范经营湿地公园。 3.4依托绿化产业接纳剩余劳动力是环境公共属性的具体体现 除公众共享环境成果外,共创环境价值也是环境生产要素公共性的体现之一。绿化产业人才需求范围较广,涉及绿化方案设计、选址评估等规划项目以及种苗培育、植树造林等具体实施项目,扩大城市绿化建设区域有利于平衡劳动力就业供需状况,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加快非农化和城市化建设,完善再就业工程,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4结语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能源结构欠合理导致城市空气污染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25]。绿化工程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生态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哈尔滨市应进一步重视城市绿化工作,合理布局绿化区域,完善绿化政策,落实绿化工程,致力于改善空气质量,确保城市环境和生态安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为城市社会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地更绿”行动目标:全县完成成片造林面积13000亩,其中防护林6000亩,经济林7000亩;新建更新农田林网60000亩;完成四旁植树160万株;林木良种繁育面积2600亩;中幼林抚育面积6300亩;创建1个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15个省级标准化绿化示范村和30个市级标准化绿化示范村;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小城镇,每镇完成公共绿地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增加0.5个百分点。城区“地更绿”行动目标:着力实施“一院一带二园十八区”为重点的公园、道路、小区、庭院等绿化建设工程,新增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
积极开展省级园林小城镇创建活动。各镇区要强化精品意识,依据绿化实施方案,充分利用道路、水系和周围的自然条件植树造林,重点实施一批精品绿化园林工程,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风格。在各主次干道栽植(补植)行道树、乔灌木、绿篱等,增加镇驻地绿量。行道树选择落叶与常青相结合,实现一街一树、一街一景,提升绿化档次,各镇新增公共绿地10000平方米以上,实现“地更绿”目标。镇区各单位庭院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镇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3%、35%、12平方米以上。
积极开展省级标准化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搞好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村绿化提档升级,增绿量,上标准,有条件的扶贫村要依托帮扶资金,认真制定规划,搞好绿化。充分利用沟渠、池塘、道路和其它自然条件,增绿补绿,见缝插绿,突出“四旁”植树IM电竞,拓展绿化空间,搞好村庄道路绿化、游园建设和围村林改造等。绿化树种以乡土树种柿树、枣树、杏树、石榴、银杏、山楂、香椿、薄皮核桃等为主,花灌木为辅,做到一村一品,提升档次,打造亮点,村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力争全县创建1个省级森林生态示范村、15个省级标准化绿化示范村和30个市级标准化绿化示范村。大力开展农村庭院绿化,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房前屋后、宅基空地适宜植树绿化的地方,全部栽植适宜的乔、灌、花、藤本等植物。树种选择以绿化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乡土树种为主,建成果树型、花卉型、林木型等农家庭院,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加快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风貌。
一是在徐济高速公路两侧建设高效经济林带,重点发展鲜食桃、加工桃、苹果、葡萄等树种;二是在黄河故道两侧建设高效经济林带,主要栽植苹果、桃、梨等果树。要求沿线亩以上连片的高标准优质果品示范园。重点抓好张庄镇胡集500亩葡萄、邓楼500亩黄桃基地;鹿楼镇沙河滩面500亩黄桃、姬庄700亩苹果和葡萄基地、邱庄及七堡500亩苹果基地;栖山镇朱新楼、胡楼1000亩鲜食桃基地;龙固镇张王庄500亩黄桃基地、桃园300亩猕猴桃基地。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重点抓好土地流转,把土地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集中,努力提高集约化水平,搞好规模化经营。依托大丰食品、大连真心、顺福食品等果品加工企业广泛开展农企对接,强化沟通协调,实行订单农业,推行果品年度最低收购价保护制度,确保果农收入稳定和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新疏浚港河绿化工程。鹿楼镇丰界河长7000米、面积300亩、植树1.1万株,高庄大沟长5200米、面积230亩、植树0.8万株,何庄大沟3000米、面积135亩、植树0.5万株,杨明集大沟2250米、面积110亩、植树0.4万株;龙固镇姚楼河长3000米、面积200亩、植树0.7万株;朱寨镇龙口河长8000米、面积400亩、植树1.4万株,丰运河长2000米、面积110亩、植树0.4万株;栖山镇龙口河长5000米、面积250亩、植树0.9万株;城镇湖里抬田面积200亩、植树0.7万株;安国镇姚楼河长4000米、面积300亩、植树1.1万株,安国港河长4000米、面积300亩、植树1.1万株,辛家中沟长2200米、面积100亩、植树0.4万株,安国湿地面积300亩、植树1.2万株。新疏浚港河建设生态防护林,要求每侧栽植杨树不低于35行,株行距4×5米,安国湿地按照规划栽植园林景观树种。二是中幼林抚育补植工程。结合市重点工程徐济高速绿化、顺堤河综合整治及近几年大型港河绿化工程,对全县中幼林进行补植造林。涉及大屯、城、湖西、胡寨、魏庙、五段、龙固、张庄、张寨、敬安、河口、栖山、鹿楼、沙河林场、安国等镇(场),面积6300亩,植树5.3万株。其中大屯镇补植地点顺堤河,面积200亩、植树0.2万株;城镇补植地点顺堤河、滨河路,面积270亩、植树0.22万株;湖西场补植地点顺堤河,面积720亩、植树0.66万株;胡寨镇补植地点顺堤河,面积279亩、植树0.26万株;魏庙镇补植地点顺堤河,面积50亩、植树0.1万株;五段镇补植地点顺堤河,面积646亩、植树0.48万株;龙固镇补植地点微山湖大堤、姚楼河,面积345亩、植树0.16万株;张庄镇补植地点徐济高速,面积622亩、植树0.7万株;张寨镇补植地点徐济高速、鹿口河,面积787亩、植树0.57万株;敬安镇补植地点徐济高速、郑集北支河,面积580亩、植树0.39万株;河口镇补植地点徐济高速,面积123亩、植树0.1万株;栖山镇补植地点徐济高速,面积477亩、植树0.36万株;鹿楼镇补植地点徐济高速,面积258亩、植树0.22万株;沙河林场补植地点一分场、三分场,面积450亩、植树0.45万株;安国镇补植地点大沙河、杨屯北支河,面积493亩、植树0.33万株。徐济高速补植树种女贞、红叶杨、泡桐,女贞米径6公分以上,土球直径45公分,红叶杨、泡桐地径5公分以上,其它地块补植树种为杨树,苗高4米以上。三是绿色通道绿化提升工程。在丰路两侧女贞树外侧1.5米处,各栽植一行杨树,增加绿量。对徐路、徐丰路、敬路等市县公路重点路段两侧绿化进行查漏补缺、补植完善、提档升级、优化环境。四是企业防护林建设工程。按照市规划方案,有计划重点抓好龙固镇天成氯碱、观茂焦化、坑口矸石电厂、大屯镇上海能源电厂、城镇坑口环保电厂等企业防护林建设工程。工程造林均选用良种壮苗,合理株行距,统一规划、统一放样、统一挖坑、统一调苗、统一栽植、统一管护,同时进一步加强栽植后的抚育管理,及时浇水培土,涂白抹漆,横竖成行,整齐划一,彰显其景观和生态效益。
要认真抓好农田林网建设,一是结合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建农田林网示范方;二是对过去的农业综合开发方进行梳理,针对网格薄弱、林相不齐、缺株断带的开发方,各镇要列入绿化重点;三是选择病虫害发生较重、落叶早、防护功能下降、林龄老化的林网进行更新,以达到逐年提高品种质量的目的。要求每镇完成新建更新农田林网面积2000亩以上,全县完成新建更新农田林网60000亩,各镇负责组织实施,落实承包,签订合同,办理林权证。重点抓好胡寨镇隍城方,面积10000亩、植树3万株;胡寨镇中闸方,面积8000亩、植树2.4万株;张庄镇田楼方,面积8000亩、植树2.4万株;鹿楼镇高彭庄方,面积7000亩、植树2万株。
具体要求:水利工程现代化,沟渠配套,管理完善;农田林网网格化,网格面积控制在200亩以内;林带结构立体化,乔灌草立体配置;树种选择优良化,选用国家推广的林木良种;栽植密度合理化,大沟栽植5行以上,中沟栽植3-5行,小沟及生产路2-3行,株行距4米以上;植树造林规范化,采用科学造林,确保成活率好,保存率高。
高标准完成杨屯镇水产示范园、龙固镇水产示范园、张庄镇天悦山庄绿化种苗示范园、秀珍菇产业园、鹿楼镇果都园、汉黎生态养殖产业园、敬安镇裕农示范园、张寨镇博园、魏庙镇千头奶牛产业园等新建园区的绿化工作。同时,朱寨镇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城镇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胡寨镇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大屯镇海丰苑现代农业示范园、五段镇神龙生态农业示范园、栖山镇万亩日光能温室示范园、河口镇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安国镇汉韵风情园等老园区绿化需进一步补植完善,提档升级;各园区要见缝插绿,以果树为主,一园一品,提升园区品位和绿量。
城区绿化着力实施“一院一带二园十八区”为重点的公园、道路、小区、庭院等绿化建设工程,新增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一院”为文化中心绿化工程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内容包含绿化、硬化、小品等。“一带”为正阳路北延绿化工程。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内容包含两侧绿化带、绿化隔离带。“二园”为安国湿地公园绿化工程二期(主要提升安国湿地东部及节点屏障增绿景观工程)、铁西公园(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绿化、硬化、小品)。“十八区”主要实施格林春天三期、雨润城、九龙城三期、侨城一期、民富园安置小区、易龙新汉城一期、爱伦堡、汉景华城、城投御园、北孔庄安置小区、惠民小区二期、香江花城三期、香樟苑、盛世景园、帝王大厦、中央御景一期、龙源观邸、紫荆嘉苑十八个居住区绿化工程。经济开发区重点实施汉康路道路绿化工程,道路长1000米、宽11米、绿化面积11000平方米。有庭院的单位要见缝插绿,破墙透绿,立体绿化。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要抓好所属中小学、卫生院、敬老院及公共墓地绿化,积极争创园林式单位。
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作用,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造林绿化的方针政策,对全县“地更绿”行动计划重点工程进行持续性报道,充分发挥好新闻监督的作用。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依法尽责意识,形成全民参与“地更绿”行动的良好氛围。
各镇区、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是辖区“地更绿”行动计划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搞好组织发动、责任分解、监督检查、协调服务等工作。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地更绿”行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委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制定工作标准、组织质量督查和验收,并及时通报“地更绿”行动进展情况;园林、规划部门负责城区规划设计、技术咨询、技术指导;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筹措;农工办负责有关政策落实;宣传部门负责报道和舆论监督;国土部门负责造林用地调整;交运、水利部门负责所管辖内的道路、水利工程绿化;环保部门负责企业防护林工程建设;镇(区)驻地绿化由住建、规划、园林部门牵头,各镇(区)组织实施;矿区及铁路绿化由矿办牵头,各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一要逐年加大县镇财政对“地更绿”行动计划的投入力度,各镇区要积极筹措和整合建设资金。鼓励个人、部门、单位、企业采取股份合作、租赁、承包、拍卖等形式投资造林绿化,建立多主体参与、多渠道投资、多形式造林的投入机制。农委及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林业项目资金,按照要求,先建后补,认真组织实施。二要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和部队、学校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全县深入开展“青年林”、“巾帼林”、“学生林”等活动,鼓励各界群众种植生日树、情侣树、结婚树等,或者认捐认领绿地、树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地更绿”行动的积极性。
各镇区和有关部门要围绕“地更绿”建设目标和重点工程,高标准、高起点、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分解并细化和量化工作任务。工程项目要做到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要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农委、园林部门要做好技术培训、优良种苗、病虫防治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要把栽植与管护结合起来,完善管护体系,加大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活动。各镇区要落实管护责任制,建立护林员队伍,固定管护人员,明确管护职责,划分管护责任区,签订管护合同,做到条条道路有人管,块块林地有人护,确保栽一片、活一片、管一片、成一片。农委、园林部门要做好林木管护、绿地的监管工作,严格依法查处毁坏、破坏林木林地的行为,坚决做到依法治林,依法兴林,巩固“地更绿”行动建设成果。
今秋明春,全县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万亩,其中护堤护岸林0.6万亩,西南岗生态林果0.6万亩,绿色通道0.2万亩,城镇和村庄绿化0.2万亩,更新造林0.4万亩;新建农田林网2万亩,完善4.7万亩;农村造林绿化植树总株数800万株。城乡绿化总植树量1000万株。
今秋明春,全县继续围绕“五带四区三沿”开展造林绿化活动,重点突出六项重点工程。
全县所有流域性河道、沟渠塘坝、沿湖滩岸和新开挖的河道堤坡,继续建设护堤护岸林。新建0.6万亩,补植完善0.6万亩(包括更新0.3万亩)。
围绕西南岗3万亩生态林果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完善西南岗地区经济林果和青天线苗木林果产业带。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合理布局,有序实施,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农则农,农林间作。新建0.6万亩,补植完善0.6万亩。
永久性森林进行续建补植。补植完善提高标准0.4万亩,总面积达到1.6万亩。
结合“三化一攻坚”,开展全国绿化模范县创建活动。创建评比绿化模范乡镇、绿化示范工程、森林生态村、绿化示范村、绿化模范小区,打造农村宜居环境,面积0.2万亩,森林生态村10个,绿化示范村30个。
对近三年沿路沿线造林绿化重点工程进行回头看。各个绿色通道要在2014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缺株断垄的补植到位。新建0.2万亩,补植完善0.4万亩(包括更新0.1万亩)。
各乡镇农田未实现林网化区域,特别是已流转的集中连片农田要按照省定林网化标准(要求区域内闭合面积小于200亩的林网面积占80%以上,单块林网闭合面积不大于300亩)搞好建设。新建2万亩,补植完善4.7万亩。
围绕“五带四区三沿”和六项重点工程,全面组织开挖树塘,并做好苗木准备。同时,结合农业开发、水利建设和水系调整,搞好农田林网建设。
组织开展“春季造林绿化突击月”活动,及时调拨苗木,调剂水源,抓好栽植,全面完成春季造林绿化任务。
对农村造林绿化工作进行核查总结。造林绿化督查组将不定期对各乡镇造林绿化组织动员、消除盲区、抗旱保苗、抚育管理等工作进行督查。
把造林绿化工作纳入乡镇和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对各乡镇造林绿化和林木覆盖率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成立县造林绿化督查指导组,以查盲区促植树,以查管护促巩固。各乡镇、县各有关部门也要做好自查和督促检查工作。
农委(林业局)要成立林业技术服务队,技术人员分赴乡村指导造林绿化业务工作,及时纠正造林绿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乡镇也要发挥林技员和种植大户的积极性,提高栽植抚育技术水平。
走实训基地产业化发展之路,依据专业优势、师资团队水平、学院资源和历史积淀等元素的特点,丽水职院进行了有益和必须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按“四大板块”理念“引领产业,科技致富;融入产业,美化生活;孵化产业,开发创新;支撑产业,服务三农”来建设基地。1.引领产业,科技致富食用菌产业是丽水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丽水职院园艺专业食用菌教研室师资一流、投身产业,对整个产业可以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以食用菌基地为载体创办公司、组建研究所,提升基地实力和影响力,培养培训食用菌产业技术人才,引领食用菌产业发展,助推菌农致富。创办丽水市瑞芝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凝练内力。公司与北京房山食用菌协会、江苏省规模最大的食用菌基地连云港灌云食用菌园区、鄂尔多斯青海木业食用菌基地等10多家机构和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和技术指导。与丽水鼎宏农林公司合作开发的牛樟芝栽培项目已启动,与丽水东吴樟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着力于开发食用菌科技产品,灵芝孢子粉、香菇等产品供不应求。微生物研究所致力于食用菌实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已开发出具国内领先技术的中温灭菌剂、食用菌大棚黑白膜、根艺灵芝。开发了具国家专利的菌棒透气钉、食用菌菌棒接种机等产品。与国家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等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单位联合研发利用杨树下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研究取得成功,并已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丽水职院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浙江省突贡专家陈俏彪研究员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香菇生产技术规范》(GB26587-2011),引领食用菌产业发展。国家科技部食用菌浙江培训基地落户丽水职院,为食用菌人才队伍的建设搭建了一个全新的、高效的平台,促进了食用菌技术的普及、创新和推广,助推食用菌产业的高速发展。基地常年开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培养食用菌产业一线技术骨干;师资团队经常深入企业、走进农家,为菇农释疑解惑,为生产问诊把脉,助推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致富一方百姓。与职业高中合作建成联合学院庆元食用菌学院。培养地方产业亟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丽水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2.融入产业,美化生活以相关专业为依托,建设校内实体,成为学生校内实训的重要基地。基地承接项目,提升学生真实情境下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丽水职院阳林绿化工程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服务美丽家园。公司主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室内绿化租摆、花木生产、盆景制作与销售等业务。近年来共计承接完成了丽水经济开发区绿化工程、丽水市花园路绿化工程、丽水市职业中学新校区绿化和中心区景观工程、丽水移动分公司整体绿化工程、市检察院绿化工程、市财政局绿化工程等10多个绿化工程项目,取得了丽水市行政中心、市建设局、工商银行、泰隆银行、宝马4S店等6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室内绿化租摆;承担了丽水市花园路、卢镗街、方正电机、市国土局、白云生态林场等10多个单位的草花种植和养护业务。丽水职院四维规划建筑设计公司主动出击,努力作为,建设美丽乡村。近年来,承担了森林城镇规划、村庄绿化规划设计、村庄环境整治等项目50多项,承担了城镇规划、村庄规划项目100多项,为非洲利比里亚国首都蒙罗维亚一个居民安置小区、一所学校等项目提供了设计服务,承担了援疆村庄规划项目10项。项目的承接为师生专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新农村建设、生态示范区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1年,应邀参加了“浙江省园林工程施工规范编制委员会”。与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工程研究所IM电竞、杭州大通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同编制《浙江省园林工程施工规范》,为浙江的园林行业转型升级做出新的贡献,也大大提升了丽水职院在园林行业及园林教育界的影响力。3.孵化产业,开发创新针对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学院支持学生创业、教学团队科研攻关,攻克技术难关,开发新型产品。支持学生创业,创办润生苔藓科技有限公司。园艺0908班学生温从发对苔藓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展苔藓小品、苔藓景观、苔藓地毯及苔藓主题园研发的探索与实践,在父亲支持下,注资100万元,创办了苔藓科技专业公司,成为国内首家由在校高职生创办的、注资过百万的实体公司。2012年,其网店在淘宝网苔藓工艺品类业务排名一直处在领先地位,业务量高居榜首。创新发展林下经济是丽水林区将生态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苔鲜林下种植与生俱来,是助推林农增收的生态模式,更能彰显养生丽水的生态品质。公司掌握了大灰藓、大羽藓、细疣小金发藓等40多种苔藓的栽培技术,开发出苔藓盆景、苔藓球、苔藓瓶园、苔藓饰品等多种苔藓园艺产品。目前,正在与区域特色优势产品如龙泉青瓷、青田石雕融合渗透,开发高品位的苔藓园艺产品,将丽水苔藓产业做大做强。集成蓝莓生产技术,成为区域蓝莓产业技术推广的示范。蓝莓鲜果因其保健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售价昂贵。随着蓝莓在我国引种驯化成功,丽水也掀起了“蓝莓热”。潘芝梅教授带领的园艺专业教学团队经过反复试验,获得了蓝莓生产的丽水参数,建成蓝莓生产示范园,成为丽水蓝莓产业的窗口。在企业主的邀请下,团队成员深入松阳、遂昌、龙泉等地传授蓝莓生产技术,指导果农从事蓝莓生产,为丽水蓝莓产业的崛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4.支撑产业,服务“三农”依托名特优果园、鸟巢大棚等生产性实训基地练就本领、强化技能,围绕地方主导产业,主动介入,服务“三农”IM电竞。挽救改造中华名果云和雪梨,致富一方百姓。云和雪梨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以个大、皮薄、味甜多汁、松脆可口成为浙江省三大名梨之一,曾被誉为梨中珍品,尔后,一度濒临淘汰衰败。丽水职院以潘芝梅教授为负责人的省级教学团队园艺技术教学团队,立足区域传统果业,以丽水职院校外基地,为依托,转型云和雪梨产业研究,成功破解技术难题,挽救和改造了云和雪梨,使得云和雪梨起死回生,致富一方百姓。潘教授主持的项目《云和雪梨高效栽培技术和产业化研究》获丽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她还走进中央电视台在绿色时空报道《多穿“衣服”的雪梨更值钱》中接受专题采访。此案例也被麦可思研究院、上海教科院收入《2012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学院连续三年应邀参加红提产业发展论坛,为红提产业提升献计献策。胡德华、朱向秋、潘芝梅、佘德松四位教授分别被二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聘为生产、销售顾问,为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储藏与保鲜、有机生产、病虫草害防治问诊把脉。团队发挥科研优势,践行“心中有三农、术业有专攻、身上有泥巴、农民有口碑”的理念,在科技、智力、人脉等多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服务立足丽水林区,学院积极开展林业技术服务与推广工作。每年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油茶苗嫁接技术服务,以项目形式参加产业服务工作,在林权信息化、食用菌产业化、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园林绿化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
1.派驻农村工作指导员,结对乡村,助推农户增收致富近年来,丽水职院先后选派9位教师到景宁县、龙泉市、缙云县、松阳县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他们注重在实地调研中理清工作思路,在不断学习中宣传落实政策,在服务为民中力求工作实效,在主动融入中排解农户纠纷,在搞好民主监督中加强制度建设,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率先示范,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新农村建设尽心尽力,深受广大农户好评。2.派驻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攻克农业技术难题近年来,丽水职院先后选派20多人到青田县、景宁县、松阳县担任科技特派员。《畲药种质资源保护》、《高效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与示范推广》、《青田山区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布鲁诺”猕猴桃病虫害防治》、《青田红柚示范基地建设与栽培技术推广》、《茶与括楼立体高效种植技术应用与推广》、《畲药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等30多项科技扶贫项目获得立项资助。他们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创新等各种形式,服务三农、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产业的发展。3.派驻产业联络员,走进田间地头,破解生态农业难题丽水职院组建服务“三农”教授团队、产业服务团队,与龙泉市屏南镇、遂昌县北界镇在高山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生产、农产品营销等领域开展紧密合作,把培养人才、服务产业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送技术、送服务、送文化到产业一线,在大地上写论文,在农户家留成果,走出了一条“校农共建”的新路子。4.开展技术培训,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亟需的产业技术专门人才丽水职院牵头组建的丽水职教集团已建成丽水旅游养生学院、丽威IT学院等新型自由体学院,培养实用性人才,服务地方产业。与丽水市农办联合创办了丽水市农民学院,开通丽水市农民学院网站,在线、即时接受农户咨询。创办丽水市青年就业创业学院培训实用人才。开展了“服务创业感动丽商”系列活动,千里送教,情暖丽商,先后赴昆明市、西安市等市举办丽水籍超市经营创业人才培训班,数百名在外创业的丽商获得培训。5.创建省级高职园林园艺师资培训基地,构建起了以学院为辐射源的合作服务平台丽水职院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工作,构建起了以学院为辐射源,与政府、企业、农村、校(所)四方携手的合作服务平台。2012年浙江省高职园林园艺师资培训基地落户我院,该基地首先是高职教育实际训练实施的场所,同时又是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通过师资培训的实施,有效促进同行在专业教学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方面的互动交流、双赢合作,并借助这个平台提升学院在行业中的地位,扩大影响力。6.成立各类研究所,为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开展专项研究丽水职院成立了丽水微生物研究所、丽水苔藓植物研究所、丽水园林研究院、丽水山地经济研究所、丽水林业资源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处州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丽水产业经济研究所等10所特色鲜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研究所,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和核心产品开展技术攻关和生产实践工作,为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范式。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产业人才需求实训基地产业化让教师有了更多的企业经历(经验),开始用产业化、市场化的视野重新审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原有的高职教育思想进行纠偏。因此,丽水职院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重新明确了农林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在校内基地完成典型实训项目,在校内基地(校办企业)参与真实项目,在校外基地完成真实项目,在合作企业中融入真实项目,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产业人才需求,服务岗位及专业核心能力更加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园艺专业为园艺行业培养具有园艺产品生产、贮运加工和营销管理岗位相应专业能力,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IM电竞,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园林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园林审美情趣,掌握园林植物识别与配置技艺、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园林工程预结算与招投标、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园林工程实践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岗位适应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紧贴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产业链,确定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检验与质量管理两大岗位群,为绿色食品行业的生产、检验、质量管理等岗位,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产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提升了学院办学实力、提高了学院社会声誉、练就了学生过硬的专业本领,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近三年来,在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学院农林类专业就业率每年都在95%以上、签约率每年都在90%以上。上海伊利爱贝食品有限公司、丽水丽人木业集团等企业每年都来学院召开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0多家企业在学院设立了专业奖学金。2.产学研合作教育水平与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依托职教集团,开展了校企合作办学、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引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对接区域龙头企业、地方支柱产业,先后成立了庆元食用菌学院和旅游养生学院等新型自由体学院,创新了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的体制。增设技能鉴定所(站),拓展鉴定功能,职业技能鉴定5000多人次。探索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制度建设。拓宽成人学历教育面,提高社会认可度,成教年培训7000人次。3.产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农林类专业积极对接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服务,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为社会、行业、企业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明显提高。各专业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和技术骨干,以下企业、挂职锻炼、派驻农村指导员等各种形式开展技术服务,服务三农、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助推行业产业发展,显著提升了服务社会能力,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省级行业标准1项、地方规章4项、企业标准1项,在行业中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学院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丽水职业教育集团已成功入选2012年《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化办学十大案例。4.实训条件明显改善,示范辐射作用显著充分利用企业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建了开放式、具有农林特色的“专业基地农户”产学合作专业教学平台,设立了校企共建、教师入股、农户应用等平台建设机制;以平台为载体,开展了“校内学技能、基地练技能、农户用技能”的链式教学,形成了开放式合作育人格局,实现了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
1.实训基地产业化层次性问题实训基地建设立足点是适应产业发展还是引领产业发展?如何适应或引领?如何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和核心产品建设实训基地?如何提升基地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化水平?这些都是实训基地产业化前期必须思考的问题,关乎实训基地产业化的定位及内涵,寻求切合自身实际的解决办法成为当务之急。2.实训基地管理复杂性问题如何选择实训基地产业化的主体?如何赋予实训基地产业化主体更多的主权?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保证实训基地高效运转?是按企业标准管理实训基地还是按专业建设要求管理实训基地?这些都是实训基地产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关乎实训基地产业化的运行及成效,科学决策、果断处理尤为重要。3.实训基地作用多样性问题如何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专业实践、产业服务、人才培训的多种作用?在实训基地产业化进程中如何开发更多的真实岗位更好地服务专业建设?如何将实训基地建成集约区域主导产品关键技术的示范样板,进一步提升实训基地产业服务能力?如何进一步提升实训基地的示范辐射影响力发挥实训基地人才回炉的作用?如何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同类型高职院校基地建设的重要参照?这些都是实训基地产业化能力提升的难点,关乎实训基地产业化的影响力及可持续性,辩证对待、智慧选择、稳步推进才是破解难点的根本办法。
脱贫致富达小康,生态绿化是关键,整体思路是:林随水走、林随路走、形成农业铺摊子、水利画格子、林业镶边子、道路相连、水系相通、林木相接、乔灌搭配、花草装饰、四季常青、花果茂盛的现代的、生态的高标准农田林网化。
坚持生态优先、适地适树、奖惩并重三个原则,同时各村自选地块必须栽植成片林30亩(树种不限)。同时以“一道、三河、三片、六小区”为重点(一道即330省道及乡村道路完成植树任务4.4万株;三河完成植树任务2.56万株;六小区及工业园区等,完成植树任务4万株)三个片内所有沟渠道路营造成片林600亩,完成植树17.82万株。完成更新造林面积200亩、植树0.6万株,补植完善成片林350亩、植树0.28万株。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1.3%、保存率达到95%。选择三个村片结合农田改造新建农田林网5000亩,植树4万棵,在全镇范围内,村庄四旁植树达到19.08万棵。各村具体任务见附表。
重点围绕县乡和乡村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小型农田水利和万亩良田改造疏通整治五大工程实施绿化造林,努力扩大绿化空间。
结合省治沙项目、长江防护林项目和绿色项目以及环保森林补贴项目(绿化合格树、绿化示范村建设等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批拿得出、打得响的闪光点,努力提高造林质量。
积极宣传引导,提高广大干群思想认识,做到既注重生态效益,更注重经济效益,全力加大果树种植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果树,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大量栽植混交林,实行乔灌搭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结合,努力改变树种单一的状况。
乡村道路两侧路肩上必须栽植2-3行树木,杜绝栽一行树的应付行为,大中小河道栽植防护林带,形成绿色屏障,栽树17.82万株。
结合乡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完成绿化合格村2个(太兴、高咀),绿化示范村1个(太和新居点),补植完善太和永久性森林(片林)350亩,补植树木0.28万株,完成庄台四旁补植,消除庄台绿化盲区,植树20.92万株。
结合万亩良田疏浚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从水系调整清淤入手,进一步提高林网标准,改大网格为小网格即微型林网,在太兴、洋沟、高咀三村片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5000亩,栽植树木2.56万株。
对近年已采伐的林地,见地栽树,见缝插绿,确保林地面积一亩不少,林木总数一株不缺,更新、补栽植树1.4万株。
在四旁空隙地、村庄、高岗洼地等规划地带消除绿化盲区,组织开挖树塘,同时结合水利建设,实施水系调整,为农田防护林建设打好基础,进行苗木准备等工作。
开展绿化造林突击月活动,3月5日-25日组织栽植,3月26-31日检查栽植质量并查漏补缺,扫除绿化盲区。
镇政府组织对各村(居、场)造林绿化实绩进行全面检查验收,重点检查栽植数量、质量、任务完成情况和树木成活率、保存率。
在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园林绿化呈现给人的审美感受最直接,一个优秀的施工作品能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同时也能让周围的环境更生态和谐。绿化种植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效果。由于绿化项目的灵活特殊性,使得施工过程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分析问题原因并明确掌握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对于种植过程中整体及细部问题也应进行把控,保证景观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历的漳州玖龙台展示区景观工程项目案例进行分析。
一个优秀的园林绿化项目离不开一套合理的设计方案,前期的设计图纸直接影响到后期施工种植质量。绿化种植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首先,前期设计人员应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气候、土质等生态环境,以及苗木品种生长适应性问题,合理地选择苗木搭配品种,适地适树。部分设计单位人员往往未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考察不到位,在设计苗木品种选择及搭配上存在不合理性,造成苗木种植后出现大量死苗情况,极大影响绿化施工质量。其次,部分设计人员设计水平有限,设计风格及手法单一,对于设计图纸的深化未到位,景观节点位置苗木品种、形态、色彩、层次搭配不合理,按图纸施工难以表达出绿化景观的艺术性、美观性,达不到预期效果。
绿化项目的成本投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质量,施工单位经常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容易忽视种植质量问题。首先,减少苗木的投入成本,会造成进场苗木质量较差,种植后整体效果不理想;其次,减少种植过程人工、机械成本的投入,省工导致种植工艺太粗糙,在细节处理上不够精细,造成种植后观感效果较差。
绿化苗木材料进场质量问题直接决定着种植施工的质量及效果,部分苗木未按设计要求形态及规格进场,如乔木胸径、高度、冠幅未达到要求的尺寸规格,或者树形存在严重偏冠,会影响整个上层乔木骨架种植效果;部分灌木品相较差,规格未达标,枝叶不够饱满,土球松散、穿根等,也会造成中下层灌木种植质量及长势效果较差;部分地被苗规格太小,冠幅稀疏,存在病虫害等,会导致种植后下层视觉效果太差,缺乏层次。
绿化种植施工过程管理是整个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施工单位部分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于材料进场的验收把控不够严格,对于种植工人种植细节的交底及把控不到位,影响苗木成活率及施工质量,另外,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对于设计图纸理解不透彻,未能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苗木灵活调整种植,最终造成绿化效果不理想。
为保证绿化种植施工质量,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管理人员需对设计图纸进行优化调整。首先,管理人员需核对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对于图纸与现场有出入的情况需提出并反馈调整,如住宅小区绿化带综合管网井位影响,部分苗木无法种植;消防登高面周边设计超过5m高的乔木,会影响后期消防验收;阳台窗户前面设计种植大乔木,影响住户采光等。其次,对于设计图纸清单苗木品种及搭配的合理性进行优化,部分苗木如盆架子开花时会散发刺鼻臭味,夹竹桃汁液有毒性等,不适宜在小区内种植,重要节点位置苗木组团搭配要合理,要求色彩丰富、层次明显、形态变化、观花与色叶苗木结合等,提升节点观赏效果。由于项目整体施工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后期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现场实际变动情况再进行图纸二次深化调整,这就需要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不断保持沟通,及时进行反馈。
为保证进场苗木材料质量,管理人员需对到场苗木进行严格验收,依据下单质量要求标准对苗木品种、规格、数量进行核对检查。首先,对于乔木应检查土球是否松散破损,影响成活率;装运过程是否造成树干树皮损伤,枝干是否开裂折断,影响树形冠幅;长距离运输需用遮阴网进行覆盖,避免枝叶脱水;树干枝叶是否存在病虫害现象,影响后期长势及成活。其次,灌木的验收需注意检查土球、形态品相、枝叶饱满度,球形是否存在严重偏冠,是否存在病株等。另外,对于地被苗木的验收主要是检查高度冠幅是否达到要求,地被高度冠幅直接影响种植层次及密度效果。针对以上验收出现的苗木质量问题,管理人员应坚决予以退场处理,确保苗木种植质量及效果。
加强绿化种植施工过程管理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现场施工组织管理。首先,苗木到场后需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种植,种植前应对苗木进行修剪处理,修剪应保证苗木树形美观,乔木主要修剪内膛枝、徒长枝、枯枝、嫩芽等,灌木主要对毛球进行精修处理,避免修剪过度影响种植效果,到场苗木尽量安排当天种植完成,及时浇灌定根水,提高苗木成活率。其次,在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种植工人的管理,对于种植方法及细节做到交底清楚,并跟踪到位,避免工人种植不到位造成返工。另外,管理人员应充分理解设计图纸及意图,并熟悉苗木的生长习性,在种植施工时应注意灵活应变调整,比如部分耐阴品种不宜种植于阳光暴晒位置,部分忌积水品种应处理好积水问题,保证种植质量。
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绿化种植施工质量,因此提升管理人员施工技术水平尤为重要。首先,企业需加强绿化团队的专业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开展培训会,或者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其次,组织绿化团队人员外出考察地产及市政优秀项目案例,学习新手法、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绿化项目施工中。最后,管理人员自身应多学习绿化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利用好网络等学习渠道,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提升施工质量。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苗木种植后期的养护管理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种植效果的可持续性。苗木养护管理要制定完整的养护计划及养护细则,并由专人进行管理,保证养护效果。首先,成活养护及日常养护期要对树干枝叶叶面进行保湿,夏天气温较高应增加喷灌次数,雨季时应注意土球排水问题,避免积水造成苗木长势不好及死苗现象。其次,要定期对苗木进行施肥管理,清除杂草,翻松板结土壤,加快苗木营养吸收及生长成型,提升绿化效果。另外,要经常性对苗木特别是灌木地被进行修剪,修剪应注意造型及层次,保证立体观感,并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一次修剪过度影响观赏效果。
地形作为前期种植场地的雏形,会影响到后期组团搭配及苗木种植层次效果,因此,把控好地形是关键的第一步。首先,对回填种植土土质问题要把关好,种植土应采用疏松的红土或黄土,不能采用含大石块及建筑垃圾的土方,禁止使用影响苗木生长的淤泥土。其次,地形包点的定位及标高要结合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地形整理做到包与包之间连接起伏顺畅美观不积水,地形包应有大小高低对比变化,堆坡时还需预留土方沉降量。
园林绿化景观效果最关键就是种植过程把控,从上层乔木到中下层灌木种植,再到下层地被种植及草皮铺植,环环相扣,相互依存,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控制,才能营造出彩的绿化效果。
(1)乔木种植效果把控。乔木种植首先要理解设计图纸的意图,特选乔木及大乔木的定点一般作为节点位置的骨架重心,并与地形包点相结合,共同决定了整个配置组团的位置,种植时应根据现场节点位置,抓住主要观赏视点,结合乔木本身的冠幅高度来考虑,从各个不同角度去把握选择最合适的点位及种植观赏面,保证主景树的观赏效果。
(2)灌木种植效果把控。下层灌木一般是视觉感受最直接也是最能出彩的部分,上层主景骨架树种种植完成后,中下层灌木种植要根据主景树的位置进行组团搭配,灌木组团要把握好形态、色彩及层次的搭配,保证丰富的组团效果,灌木之间要把握好位置关系,同时要控制好与上层乔木的距离尺度关系,不宜挨太紧显得压抑,也不能离太远显得空荡,灌木种植时应把最好的观赏面呈现到主要视点位置,如右图1所示玖龙台展示区灌木组团搭配效果。
(3)地被草皮种植效果把控。地被种植要考虑品种、形态、层次、颜色丰富变化,利用红、黄、绿、白等不同色叶及开花品种搭配组合。种植地被前,地形要细整到位,避免坑坑洼洼,垃圾石块需清理干净,保证地被种植效果。地被线条直接影响着整个空间组团的绿化效果,因此放样时线条要非常顺畅,做到凹凸有致、收放自如,根据绿化空间及风格需要,线条缓急要有度,观感舒适。另外,草皮铺植可以说在整个绿化下层空间呈现给人的观感是最明显的,草皮施工重点和难点就是草皮地形的平整度控制,铺植前需将地形细整到位,并用滚筒反复碾压平整,再铺一层细沙碾压保证整体平整度,草皮铺植应保证草皮与地被之间的边线顺畅自然,铺植完成后需浇水碾压平整,并做好成品保护,保证效果。
绿化种植施工效果的呈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过程的细部处理,做好细节效果把控,可以为绿化效果锦上添花。比如大树树穴处理,一般大树种植完成后土球表面裸土影响观感效果,可采用松木皮覆盖或种植浅根系玉龙草等,再比如乔木支撑处理,玖龙台展示区内中层乔木采用去皮杉木支撑,支撑框架固定连接均采用铁线捆扎,而不是将铁钉钉入树干,更显人性化,主景树采用钢管支撑,并喷涂与树干颜色接近的褐色漆,保证效果。
综上所述,在城市及乡村建设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园林景观工程整体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园林绿化种植施工质量及整体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施工企业为了能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从各个环节管理把控好施工质量,将最好的绿化景观效果展示出来,建设优质的景观工程,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