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135-1857

生态绿化工程十篇IM电竞

时间:2024-03-22 06:32:54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IM电竞目前,我国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的有效发挥,也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加强城市绿化工程生态管理,促进城市环境生态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逐渐被当地人民重视,因此,园林工程绿化施工管理更多的被提上话题,虽然我国在城市绿化施工管理中取得的成绩不菲,但在施工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阶段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园林绿化不仅仅能够对城市环境进行软化、遮挡有碍观瞻,还能改善小气候。从而不断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景观效果,提高城市可宜居指数。同时,城市园林绿化也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因此,现代化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应该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措施,需要本着“适地适树”或“改地适树”的原则来综合提高城市景观,同时需要对城市园林进行精心管理,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与可持续性。

  比如庭院的园林绿化工程,绝大多数都属于中小型的绿化施工工程。对于此类工程,表现出的最大问题是开工前没有详尽的规划设计方案,对现场存在的一些限制因素不能很好地把握,大部分规划设计仅有效果图。简单的设计图不可避免地使绿化工程中的元素材质、单元规格等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而规划设计师和具体的施工人员在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交流,没有对园林景观思维及整体效果统一理念。恰恰因为这种随意性和不统一性造成园林工程监理员缺乏管理上的依据,只能临场应变,从而导致绿化施工体现出来的效果与规划设计所想表达的景观理念产生较大反差,导致图纸与实际脱钩,造成不必要的投资和浪费。

  我国多数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和业务操作上缺乏经验,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绿化施工,导致规划设计图成为摆设,或者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最后使园林绿化施工的效率降低。此外,由于园林绿化工程较多,施工季节集中在春季,园林工程施工队伍又多为临时组建,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并缺乏相互配合的经验,很难保证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保持一致。因此由非专业施工队伍进行的施工无法达到合格标准,导致多数的绿化工程植物成活率较低,或者生长势较弱,达不到规划设计要求的标准。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人员水平不高、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不严格按照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造成了绿化施工的整体效果不符合要求。例如,在施工时忽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的地理位置都有自己的小气候特点,而不同植物栽培时所要求的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差异,栽培不考虑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不能使二者相互进行统一,导致绿化植物生长过程中长势较弱,抵抗病虫害能力下降,严重的会逐渐死亡。

  园林绿化施工的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现象。后期管理中不及时进行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等管理,导致绿化植物不同程度地缺水、脱肥、杂草丛生造成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供应不足,导致缺素症、土壤板结等现象,植物抗逆性降低,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绿化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的有效发挥。

  土壤是城市绿化工程施工的基础。为提高植物种植的成活率,在工程实施前要对施工区域内的种植地土壤的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进行化验研究分析,然后依据施工种植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土壤条件,选择种植穴的深浅,并结合土质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肥和客土。

  种植前要对植物的基本情况熟知,并严格把关苗木的品质和质量,确保所选苗木完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而且在栽植前要针对拟栽植苗木根系完好情况、失水程度、气温等情况进行合理的修剪。改善、调整一切可能影响种植成活率的因子;栽植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种植后并且要将种植后的苗木轻轻上下提动几下,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分层填土并压实;栽植后及时交足底水,12小时后要根据苗木种类,树穴土壤商情给予适当的浇水及叶面喷水。

  苗木的成活率关系着城市绿化工程的质量,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依据每种植物的苗木生长、生态习性进行种植,并且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所种苗木的生长规律进行管理,只有确保了苗木成活率,才能有景观、短期内产生最大生态效益。

  在施工前,项目管理者要对施工图纸分析透彻,要与项目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建设意图,并到项目施工现场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施工范围内的各种情况,并及时与市政、电讯等配套部门联系沟通,在充分理解施工图纸的基础上,科学的制定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前期的工作准备,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施工有的放矢。

  绿化工程施工必须要经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公开承招符合绿化工程项目施工资职要求,并且绿化施工业绩记录良好的园林施工企业进行施工。

  由于我国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因而需要成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对管理人员的责任进行细分,尤其是对一些不良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经验交流,实现工作经验的有效共享,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管理水平。

  在苗木采购前必须认真阅读施工图纸,熟知工程量,避免因测算失误出现屡次进苗,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苗木采购前,负责施工的企业项目管理者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收集各种所选用苗木的市场价格,在采购时坚持选择那些质量优无病虫害、价格合理的苗木供应商,以确保工程质量科学有序发展。

  种植植物俗话有“三分栽七分管”的说法,充分说明城市绿化项目后期的管理非常重要,如果后期的管理跟不上,即使施工项目质量再优良,在非专业的绿化管理下,也会造成种植植物死亡或长势衰弱,都将会严重影响城市绿化工程景观效果。

  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和后期管理单位往往不是同一个单位,因而要求部门相关人员应该及时与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单位进行有效交流,促进后期的管理单位有效掌握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苗木的出产地等相关资料进行了解,方便日后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对植被的病虫害情况进行了解,以便适时进行防治病虫害。对生长不良的植被进行了解,并向建设方咨询相关施工情况。

  城市园林设计包含了多个学科, 其中包括建筑、规划、 环境、 美学等,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审美、 功能追求, 并不是某一学科、 一个专业的的作品, 而是综合反映当代人的生活需求、 愿望。 “以人为本” 近年来成为很多城市追求的新理念,但大多是在追求人文与当地文化特色结合方面, 更有甚者仿欧美作品, 反而丢弃了一个园林绿化应有的最基本的东西,没意识到其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没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大环境下, 园林该走的方向。 城市绿化道路应打造色彩丰富、 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 形成 “人在花园里、 城在绿树中” 的园林生态新城区, 处处可见 “树美、 绿浓、 山青、 水秀” 的优美环境。

  我国园林施工管理工作虽然在近些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因为城市绿化工程的性质特征决定,园林施工管理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只有管理者熟知植物生理和生态学知识并给予合理科学管理、在植物种植管理技术、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等方面知识掌握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创建更好的城市绿化工程。

  1]雷燕峰,王所.城市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新产品,2010,(13)

  近年来,八五三农场坚持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建设生态宜居生态园林场为目标,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与提高,形成了农田林网为主体,沟河堤坝为骨干,城镇绿化为景点,道路绿化为主线,乔灌花草相结合,产业生态齐发展的林业格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全场森林资源实现了“四增长、一提高”,即: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大幅增长,林分质量大幅提高。目前全场林地总面积22713.1公顷,活立木蓄积为2689005立方米,有林地面积20679公顷,其中天然林16615公顷,人工林4064公顷,森林覆盖率17.2%,小城镇绿化覆盖率42%,城区绿地率40%、人均公共绿地168平方米,道路绿化率100%,林网化100%。

  为进一步改善农场生态环境,使农场林业始终保持快捷、健康、高质、高效的发展势态,农场从2011年至2015年开始实施十大造林绿化工程,每年完成3000亩的造林绿化任务,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20%,林木绿化达25%,小城镇绿化达45%。

  通过建设公共绿地、专业绿地、防护绿地等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树立城镇形象,增强城镇核心竞争力。以植树造林为主体,坚持乔、灌、花、草、品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林相与季相相结,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相结合,注重生物多样性,提升城镇绿化档次。把八五三农场建成“绿色八五三”、“生态八五三”、“低碳八五三”。“让森林走进城镇,让城镇拥抱森林”。重点抓好将军山森林公园,各种小游园、雁窝岛中心文化广场绿化、小清河带状公园绿化、三街四路(雁窝岛大街、中央大街、清河街、依饶路、王震路、幸福路、外环路)道路扩宽增色,加大节点绿化,做到绿量最大化,为城镇增添了新的元素、新的景观。

  住宅小区绿化作为城镇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人居环境文明和谐发展的标志。农场住宅小区绿化将以园林角度、社会角度、健康角度的理念创造性的建设一批风格各异的北国园林式住宅小区。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木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别墅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重点抓农业、农机、工业、畜牧、校园等园区绿化,使之成为农场的旅游园区。园区在景观规划时遵循因山就势,随地成形的规划原则,结合因山就林,因草就木,因平就田,因水就禽等科学生产方式,适当穿插一些花架、木桥、园亭等景点,体现自然和诣之美。

  继续完善场部出入口景观大道建设。景观大道建设是展现农场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农场一张靓丽名片。农场根据场情、地域文化特点,建设出入口景观大道。在植物配置上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四季景色各异树种,达到近似自然风光的景观。在树种搭配上采取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立体栽植模式。运用不同的枝形、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得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分明。

  按照“不断档、不断线、不断带”和草坪化管理的要求,对全场通道绿化进行提升和打造,使其亮点纷呈。要对前三年已建成的绿色风景线进行补植补造,提高保存率;加大对三江高速公路、千公里农业示范带林业景观带建设,公路两侧1公里可视范围内绿化地段要全部绿化,重要地段进行高标准的节点绿化,栽种云杉大苗及各种景观树及花灌木,达到一次成景成林;对通村公路缺苗断空林带进行原树种大苗补植补造;对公路两侧残、次、破、病林带进行林冠下更新造林,保存原株行距,树种以樟子松、云杉为主。

  对保留的作业站要全面绿化,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栽植、高标准管护。在居民区外的边角隙地、废弃地、拆迁地、小开荒地等栽植大苗,在住区内因地制宜,适地植树,乔、灌、花、草相结合,植树、栽花、种草、植绿篱。实现居民区外有绿色城堡,内有绿篱、花草争艳的生态家园。

  进一步提高农田防护林功能效益,建设功能完善、整齐美观的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加快残、次、破、病林带的更新改造;对没有林网的农田按照农田防护林建设要求栽满栽严,确保无缺株断带或空白带;大力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带的整体抗病能力。

  8、见缝插绿工程。对边角隙地、小开荒、自留地等进行“栽满植严”,做到应绿尽绿,见地就绿,确保不留死角,实现全面绿化。

  结合速生丰产林建设,农场每年至少要营造50-100亩片林2个,100亩以上的片林1个。树种以落叶松和杨树速生树种为主栽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搭配,针阔混交。

  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 建设绿色生态上饶县(上饶县委副书记 周 琳)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是当前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切实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一、我县造林绿化建设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先后组织实施了“灭荒”造林、“山上再造”、“跨世纪绿色工程”、“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特别是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林业发展与生态、经济效益和谐统一的原则,全县每年完成的植树造林面积均在4万亩以上,极大地提升了全县林业造林绿化水平,初步扭转了森林资源持续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的双增长,林业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县国土总面积336.9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就占了241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2%。其中油茶林面积76.5万亩,毛竹林面积32.23万亩,杉木林32.9万亩,松木林34.1万亩,阔叶林48.2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9.8%,活立木蓄积量311.7万立方米。林业为我县创造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林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造林绿化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近年来我县造林绿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股份合作制造林形式正在全面推开,这标志着我县造林绿化、资源培育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造林绿化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城乡绿化不平衡。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绿化近年来成绩斐然,到处呈现出一片绿树成荫的景象,但是全县乡村绿化工作缺乏统筹规划,乡村绿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尤其是乡村主要道路,重硬化、轻绿化,公路两旁植被破损,林相残缺,再加上近年来,在把森林搬进城市的同时,村庄周围的众多大树被移植、移栽到城市和苗圃中,从而呈现出“城市绿了、农村光了”的景象,严重影响了我县对外形象。(二)造林资金投入低。造林是一项投资大,周期性长、风险也相对大的事业。虽然有的林农手中有些余钱,但只够造林初期投入,山林的管护抚育,有些林农想造林因手中缺钱而放弃。目前信用社虽然能提供担保贷款,但数额有限,杯水车薪。金融部门贷款手续繁杂,林农只能望而却步,造林的积极性也因此打消。(三)机制创新进度缓慢。随着国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集体山林实行了分户经营,极大提高了广大林农造林的积极性,但造林绿化工作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林改后,大部分山林分到千家万户手中,一家一户的林地面积小且分散,个别地方林农分到山后,出现了“有钱无劳力,有劳力无钱,有钱有劳力却又无技术”的尴尬局面,这些矛盾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四)造林绿化理念滞后。林改后,林权单位比较分散。如何有效地指导林农造林是摆在林业部门和乡村干部面前的新课题,当前一些乡、村干部对造林绿化工作认识不够到位,认为千家万户工作难做,主动介入程度低,造林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主要依靠林业部门运作,对部分林农因缺资金、缺劳力等情况分析不够,缺少解决的办法,影响造林工作开展。(五)造林质量不高。近些年来,我县虽然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地开展造绿绿化工作,但少数地方仍存在着重栽轻管、一哄而上的思想,适地不适树的现象仍然很普遍,而且多数地方造林靠的是散兵上阵,不懂造林方法和技术,造成有些树木树坑偏小,营养空间狭窄,客观上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 “一锄定终身”的极端做法,挖一锄插一棵苗,既未踩紧踩实,也未浇水,后续管理跟不上,从而出现了年年造林不成林的现象。三、对我县造林绿化工作的几点建议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林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给营造林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要求,把握好全县发展大局,让全社会都来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和营造林工作,确保我县营造林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对此,有几点建议: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绿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倾听群众意见,把群众的要求与愿望作为造林绿化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让群众充分享受造林绿化给他们带来舒适和愉悦的同时,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为此,林业部门要根据气候、土壤等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搭配树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全民参与绿化的意识,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才能进一步推动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全民义务植树和生态工程建设才能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轨道。第二,坚持领导抓绿,确保造林顺利开展IM电竞。植树造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从此意义上说,林业也是公益事业,是一项基础产业。因此,造林绿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御的责任。做好这项工作,只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真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部门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抓绿机制,才能快速有效地推进城镇绿化工作。因此,对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各级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要全面参与到造林绿化工作中来,并建立严格的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督查考核,对年度任务完成好的镇(乡、街道)和县直部门单位,以及在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镇(乡、街道)和县直部门单位,除取消年度所有评优评先 资格外,还要严格追究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并酌情进行严格的组织处理。对挤占挪用骗取造林工程款的,要从严实行行政问责制度,直至追究相关的纪律和法律责任。第三,坚持社会办绿,打破资金缺口瓶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是一项社会性较强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造林投入,有力地促进了我县造林绿化工作。但国家和省、市的投入也仅仅是补资金。现阶段,农村营造林因资金缺乏而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要完成大规模的造林绿化任务,只有依靠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多渠道筹措工程资金,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采取政府投入、招商引资、项目争取、银行贷款、投工投劳等多种方式,才能有效地解决造林绿化“文秘站:企业投资林业建设,明确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真正让投资者致富,让造林者发财,让管护者受益。二是要抓政策宣传,要经常深入村、户宣传林业改革政策和优惠扶持措施,激发广大林农营造山林的积极性,使林农爱山、管山、发展山,增加经济收入,共享改革带来的成果,坚定林农发展林业的信心。三是要抓科技服务,组织林业科技干部深入乡村宣传林业科技知识,介绍营造林的栽培技术,并通过举办营造林技术培训班,提高林农营造林技术水平,确保造林和管林质量。四是要简化贷款手续,金融部门要主动介入,深入乡村农户了解造林工作情况,要看到蕴藏在林农心中的造林积极性,尤其对股份合作制形式的造林主体,更要大力支持,采用便捷的方法,为林农开通融资渠道。五是要抓企业带动。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骨干林产品加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做大做强,增强对林农增收、林业发展的带动能力。通过这些举措,形成全社会支持营造林工作的良好氛围。第四,坚持创新机制,确保造林绿化成果一是落实经营主体。在制定造林工程实施方案的同时,就要落实经营主体,做到有树必有人管,管护责任、管护权力和管护利益相统一。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对项目造林,要全面加强质量管理,认真落实造林工程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报帐制和技术服务承包制,坚决把住工程质量关,坚持做到按项目定工程,按工程做规划,按规划搞招标,按标书卡质量,按质量抓验收,努力实现一次成活、一次成林、一次成景的目标。三是推广造林专业队。组织专业队伍植树和管护,是加快植树进度,提高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通道绿化、荒山绿化方面要主要依靠专业队伍来保证成活率。四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林业政策法规,依法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和乱占耕地、林地、绿地的现象,要加大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稳定,不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五是加强道德教育。各中、小学,厂矿企业和单位都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营造“兴林光荣,毁林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使林业生态建设发挥出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要进行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首先需要了解生态住宅小区的特点。与传统的住宅相比较而言,生态住宅小区具有几个特点,第一,和谐性。生态住宅小区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和谐,这种和谐是一种比较广泛的和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由于自然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类与自然的发展,都要体现和谐的概念,在生态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过程中,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一个重要的特点。第二,可持续性。进行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对住宅小区的空间进行有效的利用,同时要考虑到住宅小区的使用时间,以保证对时间与空间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使得住宅小区的生态性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能兼顾到下一代。第三,高效性。传统的城市建设以及住宅小区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导致各种资源出现了浪费。第四,区域以及整体协调性。生态住宅小区本身就是一个区域的概念,是基于区域之间的平衡,只有区域协调才能有生态住宅小区的协调发展。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目标很宽泛,在住宅小区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区域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加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以提高生态住宅小区的舒适性。

  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管理理念落后是当前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原因,在现代化的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要不断加强施工管理理念以及管理体系的建立,加强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对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视程度,可以借鉴国外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中的各种管理理念,但不能完全照搬照用,应该要结合本国以及本地的小区绿化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管理手段。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管理理念的建立,要以符合我国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实际情况为基础,比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员工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态度、道德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最终提高小区绿化工程质量。此外,加强管理体系的完善,还应该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部分进行充分考虑,比如对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所需材料的采购、施工人员的配置、施工程序设计等,都要进行相应的考虑和管理,从而能够保证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有序进行,防止由于不合格的施工组织设计对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质量带来影响。

  首先应该要在施工之前选聘更多有经验管理人才以及施工人才投入到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管理过程中,提高管理效率。其次,还应该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培训,施工人员上岗之前要进行相应的工作培训,合格之后才能上岗工作,同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养。在具体的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过程中,还应该要加强组织建设以及团队合作,由于小区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检验等连续性的工作,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影响到小区绿化工程的最后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等多方面的合作,加强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过程中不同业务的人员之间的交底,提高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为了加强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人员的配置,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在当前的高校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相关专业的设置,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挺拔的杨树和水杉让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感觉,棕榈、蒲葵则给人带来热带的风情,而飘柔的垂柳随风起舞时给人缠绵、柔婉的感觉等。不同的树形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因此,在生态住宅小区绿化过程中要尽量选用乡土植物,充分把握乡土植物的各种姿态,根据生态住宅小区绿化的不同要求创造出不同效果的园林景观。在生态住宅小区绿化中主要选择常绿植物,但也要相应地选择一些落叶植物,不同的植物进行搭配,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各种植物的养护管理,有助于提高生态住宅小区的景观绿化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激增和环境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资源短缺的现象也日益加剧,这些都降低了城市环境的质量。现阶段,需要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城市化发展策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城市园林绿化是保护与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措施,发挥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世界环境与发展组织在1987年提出来的,它的含义是“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长久发展和长效发展,在城市建设规划内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城市园林系统规划,在园林科技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发挥城市绿化系统的生态优化作用,以综合性的城市绿化系统为城市发展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性、连续性、可持续性发展。

  在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城市的整体规划要建立在生态学的理论之上,注重保护城市及城乡结合带的自然生态资源,要建设系统、合理、科学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城市绿化空间设计之中,积极应用和推广先进的建设理念与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城市绿地定额指标,在取得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与生态效益,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不同步主要表现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往往晚于城市建设的进程,并且绿地定额指标较低,不能满足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绿地覆盖率要高于35%,但目前很多城市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方面没有做到这一点,城市整体绿化水平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城市植被改善环境的作用。

  现阶段,城市园林绿化的行业管理还不够健全,缺乏统一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立体绿化规范》、《屋顶绿化规范》、《园林工程监理规程》等具体的行业规范。此外,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合同尚未统一。因此,在规划和建设等环节缺少可参照的具体标准,给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目前,很多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选择的绿地植被比较单一,不能充分体现出生物多样性,再加上数量不足、结构单一等问题,使城市园林绿化的群里景观不够丰富。例如,乔木、草坪和灌木的搭配比例不恰当、种植的树种过于单一等。

  绿化水平不平衡表现在,城市以及地区之间,城市内部的不同城区之间的绿化发展不平衡,片面追求部分地带的绿化效果,忽略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规划与布局。此外,在植物种植时存在着一些不合乎科学规律的问题,如过于重视名贵的植物品种、过于重视人工造景而轻视自然景观、重视草坪而轻视树木、过于重视引进外地名贵树种忽视本土的树种等。

  在生态学原则的要求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要根据城市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一些吸尘能力强、抗污染、耐贫瘠、抗干旱、耐粗放管理的植物;要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将草、花、灌、藤、乔等多种植物相结合,将耐阴植物与喜光植物相结合,以多种类型的城市植物群落的自然性与稳定性;要注重绿化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在平面绿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阳台绿化、楼顶绿化和立体绿化,向城市建筑索取更多的绿色空间,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绿化带,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系统化的城市绿化网络空间。

  在新建园林的绿地规划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园林绿化布局。具体说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仅要重视新城区的规划布局,而且要在旧城区改造的过程中增加绿化面积,坚持绿化水平平衡的原则,注重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规划与布局,不片面追求部分地带的绿化效果,使各个城区之间的园林绿化带得到平衡发展,使城市园林绿化在点缀城市环境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改善环境与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

  针对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城市园林工程管理规范,使园林绿化行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管理,加强监督与控制,规范施工单位的行为,确保园林绿化工程保质保量完成;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具体参照标准,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规范园林绿化工程建设IM电竞。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要注重园林建筑的节能效果,积极应用与推广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并注意土壤的渗水与保水,在铺装材料的选择上要尽可能使用透气、透水的环保材料,增加城市地面的透水率;要大力推广节水微排灌技术,并积极推行洪水的拦蓄利用和中水回用等技术手段,节约城市园林绿化带的用水量;要加大城市园林绿化的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应用与推广树枝粉碎等机械设备,提高园林绿化机械化程度。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世界各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建设行业,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与生态效益。

  [1]张双兰,邱朝霞.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发展进入一个新的上升期,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国务院进一步明确并提升了*的城市定位。在*又好又快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程中,“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按照建设“生态城市”和“宜居生态城区”的要求,我市造林绿化工作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绿色家园,力争有一个大的突破、大的提高、大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的造林绿化工作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实施城区重点园林绿化工程和郊区“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平原绿化、沿海防护林、防沙治沙、绿色通道等部级林业生态工程,以及外环线”绿色通道等一大批市级重点生态工程,极大促进了全市绿化和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增长。通过造林绿化,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态状况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观,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的整体绿化水平和林业生态建设水平还不够高,与全国绿化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造林绿化工作受土地资源、水土条件、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还比较突出,覆盖率和生态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可以说,我市目前造林绿化的形势还很紧迫,任务也很繁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认清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埋头苦干,植绿护绿,努力实现我市造林绿化工作的新跨越。

  前一段时间,全市林业系统和园林系统分别召开会议,就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部署,制定了目标,明确了任务,落实了措施。各区县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积极开展工作,通过落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真正解决林业发展空间问题,特别要全力抓好造林绿化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农村造林工作要有新突破。要继续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沿海防护林等部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继续抓好以环村林、街道绿化、庭院美化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生态文明村绿化工程,同时在全市所有自然村启动“一村一片”绿化工程,力争3年内全市每个自然村都新建一处5亩以上的片林;切实加强津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沿京冀边界营造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尽快使津西北沙区的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为全市消除沙尘天气建立森林生态屏障。二是滨海新区造林绿化要上新台阶。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宜居的生态城区,这是一项重大任务,只有大规模、高标准实施造林绿化,才能为生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当前要重点抓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大滨海盐碱地造林绿化力度,保护和增加沿海地区林草盖率,加大耐盐碱树种的选育力度,增加树木的品种,实现树种的多样化。加强植树的科学性,逐步实现绿化的艺术化IM电竞,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海园林景观。

  加强保护和管理是提高造林绿化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绿化成果的有效举措。如果只种树不保护,只植绿不管理,只造林不养护,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当前,要重点抓好4项工作:一是全面推进园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建设。坚持依法治绿、依法治林。加大绿地和林地保护管理力度,认真执行征占用绿地、征占用林地审批审核制度。坚决依法打击侵占林地、绿地,损毁林木,乱砍滥伐等各种破坏绿化成果和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二是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和部门责任制,加强森林防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蓟县等重点火险区为重点,切实强化林区的火源管理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完善重点地区森林防火和灭火预案,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对此,思想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工作上不能有丝毫疏漏,行动上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强化值班制度和应急处理,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扑救,确保做到“打早、打小、打了”。三是认真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强化病虫害检疫工作,坚持预防和扑灭相结合,查堵和控制相统一,坚决遏制美国白蛾等危险性病虫害的蔓延和扩大。四是加强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湿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这项工作既是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也体现着造林绿化的成果。继续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的各种违法行为,巩固和扩大野生动物保护成果。加大对野生动物重大疫情、疫病发生的监控和防治,全面、及时、准确掌握野生动物疫情,确保坚决、果断、快速地处理疫情。

  (一)要严格实行造林绿化目标考核制度。坚持并完善造林绿化工作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市政府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市造林绿化发展规划,落实有关保障措施,指导和协调解决市级重点园林绿化工程、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及跨区县的重大造林绿化问题。区县政府对本地区造林绿化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造林绿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主要负责人。对造林绿化工作的主要指标,实行任期目标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体系,严格考核、严格奖惩。要把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作为工作重点,力争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活一片,切实成林一片。在组织检查考核时,不能只统计造林绿化面积和植树株数,要把成活了多少、保存了多少作为检查验收的重点。延长考核时效,注重后期检查,确保实际效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把我市造林绿化工作搞上去,干出特色、抓出成效。

  (二)要健全林业绿化机构队伍。各级政府要加强林业绿化行政机构建设,强化行政管理体系,稳定基层干部队伍。要构建完善的执行计划、良好的组织保障、明晰的业务流程、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的科学管理体系,确保林业方针政策全面落实。

  为加快推进“森林”建设步伐和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按照“赵都+水系+绿网”的思路,结合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特制定今冬明春造林绿化工作指导意见。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打造“森林”为目标,紧紧围绕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和国土增绿、农民增收,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组织开展今冬明春绿化攻坚大会战,继续保持我市林业高效、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冬明春重点实施绿化工程,完成造林35万亩,其中,生态防护林27万亩、用材林5万亩、经济林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17%。

  (一)城市绿化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理念,大力推进城市“见缝插绿、破硬建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屋顶造绿”工作。市主城区以道路绿化、游园建设、住宅区改造为重点,新增绿地面积3000亩。各县(市、区)在城区、建制乡(镇)绿化中,建成不少于50米宽的环城风景林带,城区周边至少规划建设1个城市森林公园,面积不小于500亩,其中,武安市、涉县在县城周边新建2000亩森林公园。年新增绿化面积1万亩。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公用事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和经济开发区、市马头生态工业城管委会。

  (二)城郊浅山区生态屏障工程。该工程涉及县、武安市、永年县、磁县和峰峰矿区。该区域生态环境和绿化增量直接影响市区的空气质量和观瞻面貌,同时承担着省委、省政府对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林业工作实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今冬明春继续采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方式,在铁路以西条件好的地区实施经济林锁边工程和果粮间作;雨季以容器苗造林为主,条件差的次耕地栽植侧柏、火炬和刺槐等;道路两侧及可视范围内栽植杨树、柳树、侧柏、灌木、花草等用材观赏树种。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

  (三)通道绿化工程。在重点抓好“三环绿化”,即环城高速公路绿化、30公里都市圈绿化、都市绿网绿化的同时,各县(市、区)要按照国道及高速每侧边沟以外50米、省道每侧边沟以外40米、县道每侧边沟以外30米、乡村道一路两沟4行树标准建设绿化带。树种以乔木杨树、柳树、槐树为主,合理配置紫穗槐、木槿等观赏树种,实施立体绿化。国道(含高速)要求苗木胸径5厘米以上,省道4厘米以上,株行距为3×4米;县、乡、村道苗木胸径在2厘米以上。栽植株行距为2×3米。年重点建设人民路东延、邯武快速、环城高速绿化和青兰高速二期绿化。规划广府与人民路互通旅游专线绿化、京港澳高速公路与广府快速连线改建绿化工程等。道路征地范围内线路绿化由市交通运输局统一实施。全市林带绿化235公里,面积1.7万亩;可视荒山绿化80公里,面积1.3万亩;新增绿化面积3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

  (四)平原生态绿化工程。一是村庄绿化。结合全市新民居建设,绿化村庄480个,主要在院内宅旁、房前屋后、闲散隙地、沟坎渠边、街道两侧进行绿化,树种选择生态树种、经济林树种和园林美化树种,栽植密度因地势而定,片林株行距一般为2×3米,苗木规格按国家二级苗标准。新增绿化面积0.6万亩。二是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结合全市东部振兴规划,选择2—3个推动力强、条件好的县建设农田林网示范县,打造集中连片不少于10000亩的农田林网大方,每网格不超过300亩,三年内全市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达85%以上。平原县每年选择2—3个示范乡(镇),积极推进农田林网建设。全市新建农田林网控制面积28万亩,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三是沙荒地规模造林。年完成沙荒地造林3.8万亩,其中世行五期项目造林3万亩。平原生态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6.4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

  (五)矿山修复绿化工程。全面开展矿山绿化,通过采取削坡、稳坡、平坡以及客土、选用耐瘠薄树种等措施,实施尾矿库坝体外坡绿化、库体绿化、采沉区绿化、闭矿区开采创面绿化和废料场绿化,恢复生态环境,创建“绿色矿山”。新增绿化面积1万亩。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和矿山业主。

  (六)太行山规模造林工程。太行山区按照集中连片建成2—3个万亩以上示范区的要求,以城市周边、河渠沿岸、通道两侧为中心,以沟谷、流域、山头为基本单元,点、线、面一体推进,实现局部分散造林向区域化、规模化造林转变。人工造林4.6万亩;封山育林11万亩(以飞促封4万亩),新增绿化面积15.6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和荒山业主。

  (七)优势果品基地建设工程。继续完善培育特优果品示范基地20万亩,新增核桃、桃、梨、苹果、花椒等优势果品面积3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

  (八)绿化苗木基地建设工程。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为造林绿化提供充足的苗木。致力打造苗木专业村、专业乡。新育苗面积3万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有关县(市、区)政府。

  (一)全面准备阶段(现在—年月日)。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总体规划、地块落实、施工设计、树种选择、苗木订购、领导机构、责任分工、人员组织、资金筹集等。

  (二)决战攻坚阶段(年月日—月日;年月日—月日)。抓住秋冬季和春季植树的有利季节,全面实施、整体推进、集中精力、克难攻坚,完成绿化任务。

  (三)完善提高阶段(年月日—月日)。雨季重点针对因特殊原因没有完成的绿化项目、没有成活的树木以及水平和档次偏低的绿化工程进行补植、完善提高,确保各项造林绿化工程高质量完成。

  (一)强化领导。成立市城乡绿化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市城乡绿化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各级政府要成立相应机构,把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建立严格的任务分解责任制和监督检查机制。

  (二)科学规划。要搞好林地调查,规划设计中突出地域差别,西部山区重点搞好太行山及矿山绿化和城郊浅山丘陵区生态屏障工程建设。东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标准的农田防护林网和村庄绿化、通道绿化等,突出适地适树,实施多树种、多林种相结合,乔灌花草相结合,提高混交林比例,积极推广使用优新品种和优良乡土树种,确保造林质量。

  (三)规范运作。要统一组织,实行工程造林,将工程分解为具体的工程项目,严格管理。造林工程完工后分别由各级绿化指挥部和市城乡绿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检查验收,保证工程质量。

  珠防林体系是一项以生态效益为中心的建设工程,对梧州市的抗御洪涝灾害和减轻旱灾,增加森林资源,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996年梧州市珠防林工程开始启动,提高了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唤起了人们对造林绿化工程的关注。改善了生态环境,保障梧州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期工程,梧州市完成珠防林工程造林39800hm2;二期工程,2001~2010年,梧州市珠防林二期工程共完成任务约17866.67hm2,其中造林任务为7000hm2,封山育林任务约为10866.67hm2。2011年珠防林任务约为333.33hm2,现已全部完成。2012年珠防林任务为333.33hm2,现正在实施。

  绿化林带不完整、绿化树种单一、局部地区乔灌草搭配不合理、重点地区绿化档次低、景观绿化视觉效果欠佳、森林文化内涵贫乏等。沿江造林绿化现状已不适应人们对沿江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

  根据《广西年鉴2010》统计,广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800000h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2%,石漠化土地面积约2333333.33h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0%。这些水土流失地区和石漠化地区80%的面积位于西江流域IM电竞。

  项目区森林绝大部分为集体林,经营水平较低,突出表现在低产低效林居多,优质林较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生态功能较差的人工林多,生态功能较强的天然林少等。

  沿江1km范围内非林业用地占较大比例,沿江两岸10~20m范围内岸线的农业用地也较多,而且部分农用地甚至是基本农田保护区或甘蔗主产区。非林业用地大部分是集体和个人所有。利用非林地来造林绿化涉及部门多、群众多、征占用难度大、费用高。

  根据相关规划估算,广西珠江流域植被恢复工程需要投资几百亿元,而实际到位资金不足50亿元,财政资金只有约2亿元。由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很难完全实施。

  (1)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全球气候变化。(2)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和生态建设。(3)广西正携手泛珠各方打造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4)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打造林业强区的战略决策。

  (1)维护珠江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和用水安全的根本要求。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径流量占珠江径流量的72%,珠三角地区年约200亿m3的总用淡水量中,70%的淡水由广西提供。自2004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已连续6年遭遇严重咸潮袭击,咸潮倒灌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严重,已经从农业、工业等行业扩大到城市供水、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的多个领域,成为威胁珠三角地区用水安全的特大隐患。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咸潮倒灌问题,关键是全面加强珠江流域造林绿化,提高区域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减少西江流域水土流失。因此,加大西江流域造林绿化力度,改善珠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迫切。

  (2)加快构建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的关键。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战略部署,广西正加快构建“两区一带”(北部湾经济区、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强西江生态建设,保护好西江生态屏障是打造西江经济带的重点领域之一。西江沿江防护林是加快构建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的“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防护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威胁和影响西江航运,影响沿岸建材、电力、冶金、糖纸、化工等循环经济型产业及现代物流、商贸等产业健康发展。而目前西江沿岸造林绿化状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绿色运输通道”的要求。要构建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还需要大力加强西江沿江造林绿化。

  (3)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打造林业强区的现实需要。“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是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抓手,而河流绿化是“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的重要内容。西江涉及范围广,生态区位重要,社会关注度高,是河流绿化的重点区域。打造西江千里绿色走廊,有利于推进梧州市造林绿化工作。梧州市是自治区重要的商品林区和木材综合加工基地,全面推进沿江造林绿化工作,能够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增加优质后备资源,符合当前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和林业经济发展规划。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的新的历史起点,造林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已成为梧州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西江黄金水道造林绿化工作,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防护效能,是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长远规划,是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和重点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沿江造林绿化总体属于公益事业,首先必须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强力引导作用,相关职能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同时,沿江造林绿化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必须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的局面。

  造林绿化要与地方珍贵树种、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经济林等产业发展相衔接,尽量以当地优良乡土树种为主。同时根据不同地段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应性强、防护效能好且经济价值高的树种。

  选择典型地段尽早启动实施造林绿化试点工作。通过建设高标准的示范点,探索不同区域、不同航段、不同立地类型的成功种植和管护模式,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对生态区位重要、水土流失严重的航段,必须实行集中时间、集中资金、集中力量优先造林绿化,优先治理。对地方政府重视,群众基础好的地域优先推进。近期立足打造沿江千里绿色走廊雏形,中长期重点巩固和提高造林绿化成果。

  要探索和建立新型的沿江造林绿化财政补助制度,整合部门资金,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鼓励社会资金和力量参与沿江造林绿化建设,逐步建立多元化造林绿化投融资体系。造林绿化经济效益主要面向沿江造林经营主体和沿江群众。

  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的森林经营,将科学经营生态公益林作为提高生态公益林的主要发展方向,应用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强化中幼林的抚育、加强低产林改造、加快林种结构的调整,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合梧州市生态公益林管理特色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

  打造西江千里绿色走廊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重要精神,林业部门作出的庄严承诺。要通过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新造林等形式,打造森林城市、建设森林生态城镇和绿色村庄,全面提高西江黄金水道沿岸森林覆盖率,增强西江流域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切实保护和发挥好梧州市山青水秀的生态品牌和优势。2012年规划在苍梧县、藤县、万秀区、长洲区、蝶山区的西江沿岸两旁山体安排新造林约1333.33hm2,低产林改造约333.33hm2,封山育林133.33hm2。

  随着梧州市的“五条高速公路、三条铁路、一条黄金水道、一条输汽管道”为交通网络的立体交通大格局的相继开工或竣工,交通通道沿线举目所及,不少的荒山荒地、疏残林和火烧迹地呈现在通道两旁。加上现有的国道、省道、县道等交通便利的两旁山体,由于火烧、乱砍滥伐、违章开采等行为,造成林相稀疏,严重影响梧州市的对外形象。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并结合退耕还林和珠防林工程的实施,把通道沿线两旁可视范围的荒山荒地、火烧迹地和疏残林地营造以阔叶林为主的混交林,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的防火和水土保持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公路沿线经济果木林的抚育管理,建成高产优质的示范经济林。还要将公路沿线的乡镇、村庄、道路列入组织群众造林绿化的新重点,结合新农村观光、采摘、休闲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和林木种苗、花卉等特色生态产业,采取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等多种模式开展乡村绿化。2012年计划安排各县(市、区)绿色通道工程山上造林约14666.67hm2,建设村屯绿化示范43个,通道绿化6km,城镇绿化50万m2。

  通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计划在全市约775733.33hm2商品林地上实行林种结构调整,建设以桉树为主的约133333.33hm2纸材林基地;以良种马尾松为主的约333333.33hm2脂材用林基地;以大叶栎为主的约66666.67hm2的中纤人造板材林基地和八角、肉桂、油茶、中草药材约133333.33hm2的香料香精基地,使林木培育成为全市林产林化行业的绿色原料车间。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扶持高新科技龙头企业,在全市形成“中纤人造板”、“浆纸制造”、“松脂加工”、“天然香料、药材”和“森林生态文化”5大产业群。

  集体林为10元/667m2·年,国有林为5元/667m2·年,明显过低,达不到调动林权所有人管护的积极性,破解不了梧州市河流、公路两旁的公益林保护的最大瓶颈,建议把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与当地林地租金持平的水平(如30元/667m2·年)。

  梧州市通过珠防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的建设,不断增加全市的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生态功能。按照规划,到2020年梧州市将建设以桉树为主的约133333.33hm2纸材林基地,以良种马尾松为主的333333.33hm2采脂林基地,以大叶栎为主的133333.33hm2人造板材基地,以及133333.33hm2八角、133333.33hm2玉桂香料林基地。争取早日实现森林覆盖率达77%,打造“生态城市、林业强市”的目标。

  县位于省南部沿海,属市南部县份,它东北与浦县交界,东南与东山县相连,西南与诏安县毗邻,西北与平和县接壤,地理座标:东经117°7′00″--117°23′00″,北纬23°45′00″--24°14′00″。县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根据1960--1999年的气候资料统计,年均气温21.2℃,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0.2℃,最热月份为每年7---9月,年均日照2125.11小时,少照年均日照时数为1777小时,多照年均日照时数2574小时,年活动积温为7548.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14.5毫米,年最多降水量2493.2毫米,最少降水量1348.4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一日最大降水量达260.3毫米,全年降水≥0.1毫米的天数为138.5天,年均雷暴雨日数50.5天(最多75天,最少30天),多年平均暴雨日数7.4天,(最多13天,在1961年;最少2天,在1964年),年均蒸发量1718.4毫米,相对湿度79%。影响本县的台风每年平均4次左右,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台风发生时经常带有暴雨和大雨。

  全县辖区有六镇(即火田、陵、东厦、莆美、陈岱和列屿),三乡(即马铺、下河与和平)、一个经济开发区及国有园岭林场、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全县共有172个村、居委会,26个作业区。据二OO二年人口统计,全县总人口41.3135万人(男21.5014万人,女19.8121万人),10.009万户,其中农户8.1591万户,农业人口31.5537万人(非农业人口9.7598万人),占总人口76.38%,实有农业劳动力15.4167万人,占农业人口48.86%。完全可以满足造林季节所需的劳动人数.全县实有耕地面积18.0173万亩,其中水田12.9619万亩,旱地4.9548万亩。

  县属沿海少林的县份。全县总面积154.6740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15.8690万亩,非林地38.805万亩,森林覆盖率60.1%,绿化程度75.4%。全县森林资源活立木总蓄积量为42.3770万立方米,其中林分各林种各优势树种总蓄积量为41.7342万立方米。疏林蓄积量为0.1251万立方米,散生木为0.281万立方米,四旁树为0.2367万立方米。绿色通道建设,全县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和江河堤坝沿线%。城乡绿化,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6.03%、绿化覆盖率达38.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平方米。创建省级花园式单位5个,省级园林式村庄2个,绿色校园10所。建成绿色开发区1个。创建绿色乡镇2个、绿色村庄73个,年我县荣获“省级绿化模范县”称号;古树名木保护,全县一级古树(500年以上)27株,二级古树(300-499年)113株,三级古树(100-299年)495株;古树群35个。

  搞好城乡绿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改善人居和发展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把“种植名贵树木,建设绿色家园”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年认真贯彻落实大造林绿化方针,超额完成了12.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为我县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搞好城乡绿化,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发展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又能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绿化事业,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绿化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要求。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吸碳增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抓好城乡绿化,增加森林植被,对于减缓自然灾害,防止水土流失,促进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县地处沿海,生态系统脆弱,搞好城乡绿化,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县国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是改善人居和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搞好城乡绿化,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良好的自然生态,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也是展示我县良好形象和文明发展程度,吸引人才聚集和招商引资的有利条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紧紧围绕“应对气候变化,改善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县城”及创建国家森林县城的目标要求,以“扩大城乡绿量,增加森林总量”为出发点,推行“以绿隔地”新理念,按照“山上抓提升,山下抓拓展”的工作思路,依托县委、县政府开展的“村容整洁”活动和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大力开展城乡造林绿化,把森林引入城市,使园林辐射乡村,城乡绿化同步发展,绿化水平显著提高,拓展农田、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初步形成城乡森林绿地有机结合、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的全县生态景观系统。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城乡绿化协调发展,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整体发展”的要求,分期实施,实现“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样”的绿化目标。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结合宜居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海西交通网建设和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四绿”工程建设,重点突出绿色通道、绿色县城建设。

  生态优先,注重实效。以身边增绿、改善生态、优化人居环境为内容,大力推广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以促进植绿富民。

  造改并举,建管并重。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改造低质低效林分,坚持科学经营,提高森林综合效能;加强城乡绿化,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建设成效,巩固绿化成果。

  政策引导,全民参与。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创新运行机制,引导全民积极参与四绿工程建设。

  各负其责,合力推进。各级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编制相应绿化规划,并组织实施,合力推进绿化工程建设。

  《森林法》、《公路法》、《铁路法》、《水土保持法》、《城市绿化条例》、《中国人民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造林绿化推进森林建设的通知》。

  省政府《关于印发省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施方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造林绿化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十二五”四绿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总体目标:围绕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经过五年努力,实现以下建设目标。即:1、完成10万亩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工程(包括种植名贵、景观树;科学经营,培育中大径材;建立多树种、多层次的森林复合经营模式);2、完成79个绿色村庄建设工程;3、完成30个乡村公园建设工程;4、完成15个绿色校园建设工程;5、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旁100%绿化工程;6、完成沿江、沿路一重山100%绿化工程(含“青山挂白”治理)。“森林县城”建设目标,按照县城规划区4公顷、乡镇规划区1公顷的片林造林指标要求,采取规模化、公园化的造林绿化模式,集中连片种植面积1亩以上的乔木片林。森林公园:县城新建一个森林公园面积20公顷以上、有条件的乡镇新建森林公园一个,面积8公顷以上。

  绿色城市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县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45公顷,新增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4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2公顷。县城规划建成区绿地率38%以上,绿化覆盖率41%以上,人均公园面积11平方米以上。突出抓好县城、重点开发区、军营、校园的绿化示范建设,争创国家森林县城。

  绿色村镇建设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利用“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荒耕坡地、抛荒地)等非规划林地,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提倡并鼓励种植风水林,孝顺树,以绿化促美化、绿化促文明、绿化促致富。

  绿色通道建设目标:新建、改建、扩建高速公路两旁绿化带30米,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米,县、乡道路沿线米,可绿化地段全面建成沿线年,全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旁绿化率保持100%,县乡道可绿化里程绿化率达到85%以上。

  绿色屏障建设目标:大力推进沿路(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主干线沿线一重山)、沿江、沿海(临海、临江一重山)、环城(城市周边一重山)的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积极营造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将“三沿一环”打造成具有保持水土、减灾防灾、美化环境等多功能的绿色屏障。到2015年,全县主要交通干线一重山、重点流域一重山和沿海基干林带宜林地绿化程度达到100%,一重山低质低效林分补植改造达到95%以上,沿江一重山和峰头水库、瓦窑水库、杜塘水库一重山水土流失治理率提高到90%以上。

  县城建成区内的各类公园、中心区绿地、街道、小区绿地、单位绿地、生产区绿地、开发区、校园、军营、河岸、拆迁新区、规划新区全部绿化以及建设城市片林等。

  ①各类公园:建设县城西侧的将军山森林公园及县城近郊的莆美水上公园、东厦海上公园、中柱乡村公园3座。公园绿地率达70%以上,其中乔木片林面积占70%以上。

  ②公共绿地:每年新建300㎡以上中心绿地2处以上。新增绿地乔木片林面积占70%以上。

  ③城市主次干道、河岸两侧各种植2排以上大树,行道树间距、高度整齐,乔灌花草合理配置。船场和大埔高速公路出入口做好桥底绿化和垂直绿化。

  ⑤开发区绿化:全面完成陵工业开发区绿色开发区建设。以片林为主(乔木占70%以上,面积一亩以上)的森林组团,开发区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⑥校园绿化:完成绿色学校15所。校园道路、操场周边种植乔木为主,校园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⑦军营绿化:完成礁美海军绿色军营建设。营区四周种植成片防护林,营区绿化以乔木片林为主,营区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

  ⑧城市片林:县城建成区每年新增4公顷以上,环城林带(片林)每年完成34公顷以上。

  乡镇和行政村所在地的“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非规划林地。路旁:主要是指乡村级公路两侧边缘,农田区域的道路、生产用道、机耕道;水旁:主要是指水塘、灌溉渠、排水沟的边缘。

  ①公园:规划建设的绿色乡镇建成区新建一座面积达1公顷以上的公园,其中创建森林乡镇,要新建一座面积达3公顷以上的公园。公园绿地率达70%以上,其中片林面积占70%以上。

  ②绿地:规划建设的绿色乡镇建成区每年新建300㎡以上中心绿地2处,建成区沿路每500米有一处200㎡以上公共绿地,其中创建森林乡镇建成区范围内原则上要沿路每500米有一处300㎡以上公共绿地;

  规划建设的绿色村庄每年新建200㎡以上中心绿地1处。新增绿地乔木片林面积占70%以上。全县共创建绿色乡镇7个。

  ③片林:规划建设的绿色乡镇建成区每年新增1000㎡以上片林,其中创建森林乡镇建成区每年新增1500㎡以上片林。单片片林面积不少于500㎡。同时建成一定规模的环镇林带或片林。

  ④“四旁”:全县共创建绿色村庄79个。规划建设的绿色村庄,村旁、宅旁种植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比例占40%以上,户均种植5株以上;路旁、水旁宜绿化地段各种植2排以上优良乡土树种。

  ①通道绿化:高速公路隔离栅内两侧,铁路、国省道、县乡道用地红线范围两侧要因地制宜,在规划范围内的宜绿化地段建设以片林为主,乔灌结合的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②通道绿化标准及树种配置:高速公路隔离栅内两侧,靠路两侧各种植10排以上的景观乔木树种;国省道用地红线范围与主城区的通道两侧各种4-7排乔木树种,靠路两侧各种植2排景观乔木树种;县乡道用地红线建设对象与范围

  沿路: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公里范围内的山地,从林缘起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

  沿江:重点流域江干流及一级支流两岸,河岸或干堤外,在1公里范围内的山地,从林缘起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

  沿海:沙岸从宜植树的地方起,向岸上延伸不少于200米,泥岸从红树林或宜植树的地方起,向陆地延伸林带宽度不少于100米,岩岸指临海第一重山脊的临海坡面。

  环城:县城建成区边缘,在1公里范围内的山地,从林缘起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

  重要水源地水库:峰头水库、瓦窑水库、杜塘库区范围内,尤其第一重山脊轻中度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区。

  ①“三沿一环”:沿线规划范围内的火烧迹地、宜林荒山荒地、林中林缘空地(1亩以上)等无林地、疏林地、稀疏林分(郁闭度小于0.5)、稀疏经济林(保存株数少于合理株数的50%)、稀疏竹林(保存株数少于合理株数的50%)和25以上荒耕坡地、无林地造林密度应达到造林树种的合理密度;疏林地、稀疏林分、稀疏经济林、稀疏竹林应进行补植套种,达到合理密度。

  ②废弃矿山“青山挂白”治理和植被恢复区域:沿路(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主干线)、沿江、环城一重山范围废弃矿山“青山挂白”,应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③水土流失治理区:重要水源地水库库区内,尤其是第一重山脊的轻中度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区。应选择根系发达的树种,造林密度应达到造林树种合理密度。

  5.1.1培育多功能森林技术。①速丰林与乡土树种(含生态林)形成“嵌合式”分布模式,工业原料林降低集中连片的生态风险。②提倡免炼山造林,实现造林工程二氧化碳零排放,培育土壤肥力。③提倡多树种复层混交、提高光能利用率。④使用良种壮苗、混系或无性系轻型基质苗上山造林,为高产优质打下基础。⑤因地制宜、推广配方施肥,适时适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对土壤的破坏。⑥使用草甘膦除草、促进林下植被正向演替,加快培育林下植被多样性。⑦推行速丰林择伐、不炼山萌芽更新,减少采伐和炼山对林地的破坏,培育土壤肥力。

  5.1.2山上补植,按照林分现状和经营方向补植,以相思、红锥、米老排等乡土阔叶树种为主,采用I级苗造林。

  5.1.3矿区植被恢复,对废弃矿区采用客土回填和生态植被恢复。回填客土厚度一般为20-30cm,并施基肥。采取种子直播和人工植苗相结合的方法恢复森林植被。在弃渣坡面铺生态植被毯,生态植被毯含有草种、保水剂、营养土等材料,恢复植被。

  5.2.1城市绿化。实行立体化、园林化绿化,以发展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为主。造林树种选择与配置应与城镇建筑、构筑物及其环境相协调,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多树种立体配置。乔木选用阔叶常绿、生长期较长的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栽植密度按城镇绿化相关标准设计,常绿苗木带土栽植。片林树种采用胸径3—8cm以上大苗,行道树胸径采用10cm以上大苗。

  5.2.2乡镇绿化。选择生态防护功能强、美化效果好和经济效益佳的速生树种,以相思、香樟、芒果、桃花心木、降香黄檀、印度紫檀、金丝楠木等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

  5.2.3通道绿化。绿化树种主选香樟、天竺桂、重阳木、芒果、鸡冠刺桐、美人树、黄花槐、水翁、高山榕、垂叶榕、盆架子等,栽植密度不低于造林技术规程密度下限,可以适当密植。一般种植2排以上,路边空地可多排种植,间距4m以内,苗木胸径3-8cm以上。

  6.1.1国有苗圃。可以依托林下、亭下、岩溪、天宝、南靖、中西国有林场苗圃,马口林业组培中心,市农科所和邻县县林业局苗圃。

  6.2.1年:上山容器苗1000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8cm以上苗木20万株。

  6.2.22012年:上山容器苗100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8cm以上苗木15万株。

  6.2.32013年:上山容器苗100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8cm以上苗木10万株。

  6.2.42014年:上山容器苗100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8cm以上苗木10万株。

  6.2.52015年:上山容器苗100万株,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3-8cm以上苗木10万株。

  7.1估算依据。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专项绿化经费;部门、企事业单位投资绿化经费;社会、个人投资;农村投工投劳等。

  7.2投资估算。年投入1000万元,省、市专项80万元;县财政专项200万元,县各部门投资100万元;乡镇财政专项100万元;社会、个人投资200万元;农民投工投劳折算320万元。

  8.1生态效益。按年净增有林地面积1.5万亩计,至2015年底,全县净增有林地面积7.5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4.84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净增37.5万m3以上,增加森林碳汇68.6万吨(人工造林每生长lm3木材,约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

  8.2社会效益。树木的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CO2),释放氧气(O2),全球总碳量约2.48万亿吨,其中1.15万亿吨贮存在森林中。在适应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森林具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既能达到保障农业增产、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又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风文明等作用。

  8.3经济效益IM电竞。预计20年后,已种植的珍贵树木和优良乡土树,可为农民增加收入15亿元,为木材战略资源储备创造条件。

  8.4综合评价。植树造林绿化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千秋万代的民生工程,是建设宜居生态县的具体步骤,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通过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使城市逐步生态化,乡村不断园林化,城乡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乡文明不断进步。

  9.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各乡镇、开发区和相关部门要把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本部门重要工作。成立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县里已成立了由县领导任组长、常务副组长,人武部、县委办、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农办、绿化委、经贸局、外经贸局、监察局、财政局、建设局、农业局、林业局、交通局、公路局、教育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团县委、妇联、高速公路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县绿化办。各成员单位要注重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做好规划、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各乡镇、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与实施。

  9.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绿化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建设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文化意识,形成植绿、护绿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利用各种工宣传工具,为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和创建“森林县城”建设宣传造势。各乡镇、开发区要分别建立全民义务植树基地,鼓励各有关单位、群众认养古树、认种名贵树木,引导农民根据本村特色投资投劳参与造林绿化。

  9.3合理规划,确保质量。各乡镇、开发区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按照“见缝插绿,挤地植树”和“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社会效益”原则,结合县委、县政府开展的“村容整洁”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规划。大力提倡以种植阔叶乔木(中大苗.胸径3cm以上)为主的意识。强化示范推广作用,打造一批半小时活动圈的绿化精品组团。要做好分类指导和植后管护,确保种一株,活一株,植一片,绿一片。

  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以*城区发展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为指导,以绿带、片林建设和绿色家园活动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实行政府投资和社会绿化同步推进,增加绿化覆盖率,确保绿化景观有较大变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兼顾周围郊区,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与中心城区的各类公共绿地建设相结。


标签:绿化工程

【产品推荐】